摘要
经和传是儒家经学著作的典型结构方式,也是先秦诸子作品的结构方式。诸子根据自己的学说需要对先秦的经类文献进行了删削和改编,形成了先秦诸子经典多样化的面貌,也造成了传世文献之间、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七十子之徒对源于瞽史的先秦文体进行笔削,创立解经之体,这种被后世统称为“传”的新文体可以被视为先秦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经和传产生后,逐渐从一文之内的合编走向一书之内的合编,出现了传前经后和经前传后两种编纂形式。经传体系为厘清诸子作品文本结构、重新认识诸子文献性质、探究诸子思想演进历程提供了新的学术增长点。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2-87,共6页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出土文献与上古文学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ZD26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先秦诸子经传体系研究”(项目编号:ZYTS2311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文学与文化前沿问题研究”(项目编号:ZYTS2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