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的储蓄率变化、决定因素和影响 被引量: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国的储蓄率水平、变化趋势及其决定因素一直是学界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要话题。国际比较来看,中国储蓄率很高,但在2008年达到52.3%的高点后处于下降趋势,主要因为政府储蓄的下降。而未来国民储蓄率的进一步下降,占比更大的私人储蓄率下降是主要原因,尤其是居民储蓄率的下降。预期"十四五"期间,居民储蓄率下降,企业储蓄率可能保持小幅上升势头,公共储蓄率将继续下降。从储蓄行为蕴含的重要经济含义来看,首先,储蓄率是经济增长的促进因素;其次,实证结果表明,私人部门储蓄对经济增长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政府储蓄则不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最后,经济增长只对政府储蓄产生影响,而对私人部门的储蓄率没有影响。本文建议,要形成与储蓄率变化趋势相吻合的经济增长方式,应加大向低收入群体和贫困人口的转移支付力度,及时改变人口政策,实现家庭对生育的自主决策,给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提供正规的金融服务。
作者 蔡昉 都阳
出处 《新金融评论》 2020年第3期18-37,共20页 New Finance Review
基金 《2020·径山报告》分报告“中国的储蓄率变化、决定因素和影响”的部分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33

同被引文献54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1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