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冲击波复合激痛点针刺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影响 被引量: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探究冲击波复合激痛点针刺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和观察组50例(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激痛点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体外冲击波与激痛点针刺治疗均有着较为优异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在两者联合应用的情况下,治疗效果更加突出,使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
作者 林冠林
出处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23期156-157,共2页 Shenzhe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39

  • 1王福根.银质针疗法在临床疼痛诊治中的应用[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3,9(3):173-181. 被引量:130
  • 2王五洲,邢更彦.冲击波促进骨肌系统损伤修复的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18):1419-1422. 被引量:41
  • 3陈金生,卢振和,黄乔东,何雁冰,翟利平.颈后肌筋膜疼痛综合症射频热凝治疗[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6,12(6):329-330. 被引量:8
  • 4赵宝昌 崔秀云主译.疼痛学,第一版[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 5宣哲人.软组织外科学(第一版)[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450.
  • 6Patrzck D. Wall,Ronald Melzack. Textbook of pain. 3rd, Churchill Livingstone, a division of Harcourt Brace & Company 1994.400 - 405.
  • 7David G, Simons, Janet G. Travell. Loois S. , et al. Myofascial pain and dysfunction . 2nd. 1999.Chris Cushner. Maryland, USA. P12 - 18.
  • 8王福根,吴士明,主编.颈腰背痛诊治与红外热像技术.重庆出版社,2009,5.
  • 9韩济生,樊碧发.疼痛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315-316.
  • 10Simons,David G,Travell,et al.Travell&Simons'myofascial pain and dysfunction:the trigger point manual.Williams&Wilkins,1999:110-112.

共引文献126

同被引文献3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