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通、共谋与共识:政治哲学视野下公共理性概念的三重诠释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公共理性作为一个政治哲学领域中颇受关注且含义丰富的概念,学界对其概念的界定始终丛脞芜杂、未达完备。从对“公共”和“理性”的诠释可以得出公共理性的三个不同层次,分别是公民实现“共通”的理性能力、指导公民围绕公共事务开展“共谋”的公共推理法则,以及作为“共识”的公共理由,三者的结合可以形成我们对于公共理性的完整理解。
作者
陈磊
机构地区
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中国诠释学》
2023年第2期19-31,共13页
关键词
公共理性
公共性
理性能力
公共理由
公共推理
分类号
D091 [政治法律—政治学]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1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3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1
沈湘平.
真诚先于真理:公共理性诉求的重要原则[J]
.哲学动态,2019,0(10):5-12.
被引量:8
2
万俊人.
公共理性与普世伦理[J]
.读书,1997,0(4):26-31.
被引量:16
3
张仲涛,赵敏.
基层协商民主中公共理性的培育理路[J]
.学习论坛,2022,38(1):77-84.
被引量:11
4
袁航.
公共理性:理性个体与公共规范的统一[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4):100-105.
被引量:4
5
陈肖生.
公共理性的构建与慎议政治的塑造——评谭安奎教授的《公共理性与民主理想》[J]
.政治思想史,2017,8(2):1-24.
被引量:1
6
卞绍斌.
公共理性与差异政治:启蒙精神的当代阐释[J]
.东岳论丛,2010,31(4):90-93.
被引量:2
7
陈嘉明.
个体理性与公共理性[J]
.哲学研究,2008(6):72-77.
被引量:23
8
方博.
政治、启蒙与理性——康德的公共性原则[J]
.学术月刊,2020,52(11):21-31.
被引量:4
9
叶飞.
当代道德教育与“公共人”的培育[J]
.南京社会科学,2020(8):146-151.
被引量:14
10
舒年春.
论罗尔斯对the reasonable与the rational的区分[J]
.哲学分析,2014,5(5):85-100.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81
1
蔡昱,龚刚.
“看不见的手”与中国增长奇迹:激励机制还是资源配置机制?[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20,0(2):3-14.
被引量:11
2
蔡昱,龚刚.
论节制欲望的共产主义[J]
.南开经济研究,2014(6):3-17.
被引量:8
3
张德胜,金耀基,陈海文,陈健民,杨中芳,赵志裕,伊莎白.
论中庸理性: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沟通理性之外[J]
.社会学研究,2001(2):33-48.
被引量:201
4
陈赟.
中国现代性意识中的社会范畴及其公理意识形态[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6):27-34.
被引量:2
5
冯达文.
“事”的本体论意义──兼论泰州学的哲学涵蕴[J]
.中国哲学史,2001(2):37-41.
被引量:9
6
李业兴.
罗尔斯政治哲学中“理性”的界定与作用[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5):105-110.
被引量:1
7
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纲要》,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71、9、204页.
8
尼采.《权力意志》下卷,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070页.
9
伽达默尔.《20世纪的哲学基础》,《哲学解释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121页.
10
伯林.《反启蒙运动》,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7-18页.
共引文献
133
1
邓理峰,张志安.
公共传播案例教学的理念、方法与知识更新[J]
.全球传媒学刊,2020,7(1):186-198.
被引量:7
2
本刊编辑部.
2020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J]
.教育研究,2021(3):26-40.
被引量:33
3
吴锋.
孝道精神与普世伦理[J]
.南京社会科学,2005(2):38-42.
被引量:1
4
王玉恒.
关于普遍伦理问题研讨综述[J]
.现代哲学,2001(3):120-128.
被引量:5
5
黄岩,吴瀚.
捍卫公共理性——论罗尔斯“政治的正义”的基础[J]
.社会科学家,2005,20(6):47-51.
被引量:1
6
熊伟.
面向法律正当性基础重构的公共理性[J]
.河南社会科学,2008,16(6):49-52.
被引量:3
7
王耀东,刘二中.
技术向工程转化的公共协商[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25(11):67-72.
被引量:4
8
王增福.
关于“普世伦理”的哲学思考[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9(4):98-102.
被引量:2
9
李志鹏,常明明.
钓鱼执法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界分——上海“孙中界事件”的展开论述[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9,25(6):68-71.
被引量:1
10
林克松.
“公共性”视域下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探讨[J]
.继续教育研究,2010(2):35-37.
被引量:2
1
惠春寿.
公共理性:共识还是聚合[J]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41(9):29-30.
2
惠春寿.
公共理性:共识还是聚合[J]
.哲学动态,2024(7):83-92.
被引量:1
3
沈湘平,周春兰.
文明共生呼唤共生文明:从消极共生到积极共生[J]
.江海学刊,2025(1):47-55.
4
杜建华.
法治中国建设背景下医科生公共理性意识的培育路径研究[J]
.进展,2025(1):200-202.
5
林栋,丁琪.
文学批评是创造也是对话——丁琪教授访谈录[J]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5,45(1):21-26.
6
吴梦成,从雨亭,徐继尧,郑书誉.
基于Mamdani型模糊推理的海上风电场宏观选址研究[J]
.电力勘测设计,2024(12):1-8.
7
刘丹凌.
从风险社会到数智风险社会:逻辑变迁与智反性知识策略[J]
.南京社会科学,2024(12):123-132.
8
裴智民,汤慧芹,王曦,沈俊.
“四史”学习教育背景下的地方史资源:内涵、编纂价值与路径[J]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3(3):1-5.
9
陈冬梅.
有美一人 嘉莹婉兮——悼叶嘉莹先生[J]
.师道(人文),2025(1):41-41.
10
常华.
《秋兴》八首中的诗人主体性之考论[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5(2):130-132.
中国诠释学
202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