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逻辑 被引量:2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出场逻辑系中华文明的转化逻辑、资本主义批判逻辑、社会主义创新逻辑的有机统一体。从文化逻辑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独特精神气质,并在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结合中实现了中华文明的再造与新生;从批判逻辑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全面性超越片面性、以可持续性超越异化性、以和平性超越殖民性、以人民性超越资本性,实现了对资本现代性的救赎;从创新逻辑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道路创新、形态创新和话语创新标注着人类文明的光明前景。从整体上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贯穿历史、现实和未来,回答了"文明该往何处去"、"世界该往何处去"、"人类该往何处去"的时代之问。
出处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80,共7页 Scientific Socialism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世界意义研究”(项目编号:21AZD001)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34

  • 1孙伊然.全球经济治理的观念变迁:重建内嵌的自由主义?[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28(3):16-32. 被引量:24
  • 2何方.南北差距的新变化(上)[J].世界知识,1994(8):2-3. 被引量:4
  • 3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 4J.G. Ruggie, "International Regimes, Transactions, and Change: Embedded Liberalism in the Postwar Economic Orde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36, no. 2, 1982,pp.379-415.
  • 5斯蒂芬·D.克莱斯勒.《结构冲突:第三世界对抗全球自由主义》.李小华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29页.
  • 6H. Bull,The Anarchical Society: A Study of Order in World Politics, 3rd Edition,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2, p. 76.
  • 7B.Gosovic.《二十一世纪联合国将走向何方:改变抑或延续国际旧秩序》.《国际经济法学刊》2008年第2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9、20-25、34-46页.
  • 8杰弗里·L.丹诺夫.《WTO贸易法公平吗》.《国际经济法学刊》2004年第1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3-25页.
  • 9OECD, "Perspectives on Global Development 2010: Shifting Wealth," Summary in English, 2010, p.2.
  • 10《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第8、9段.

共引文献182

同被引文献228

引证文献23

二级引证文献6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