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双碳”背景下的校园规划实践——以天津某新建医学高校为例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全球变暖的严峻形势之下,“双碳”目标在我国正在自上而下地逐步推进中,通过对国内外“零碳校园”案例的研究和分析,对天津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现状和资源储备进行统计,确定高校校园可规划的碳中和实施路径。以打造三星级绿色校园为目标,同时以实现国家“双碳”目标为契机,计算该校减碳实施效果,以期对未来高校校园的碳中和实施路径研究作出贡献。
作者
李菲
杨丝路
宋风暖
黄献明
杨钰
机构地区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建筑大学
出处
《绿色建筑》
CAS
2023年第4期25-28,共4页
Green Building
关键词
地热
建筑光伏一体化
高校校园
碳中和
分类号
TU20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2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00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2
1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J]
.预算管理与会计,2021(4):4-5.
被引量:17
2
崔鹏,周思妤.
中国高校碳排放核算与碳中和路径研究——基于2008—2021年数据库的文献分析[J]
.中国高校科技,2022(10):33-39.
被引量:16
3
马兆康.
低碳校园建设的难点与对策研究[J]
.建设科技,2022(22):30-32.
被引量:2
4
马丁.克里格尔,巴巴拉.芒奇,克劳斯.斯蒂芬,克劳斯.崔里希,林波荣,郑晓笛,曾颖,李思遥.
迈向“零碳”校园——一个聚焦于柏林工业大学的泛欧洲校园联盟[J]
.城市设计,2015(1):8-39.
被引量:6
5
王军,高帅,刘汉儒,刘赞.
“零碳排放”校园建设的综合效果分析——以特里尔应用科技大学贝肯费尔德校区为例[J]
.中国发展,2011,11(2):6-9.
被引量:5
6
杨景峰,田思雨,陈永霞.
大学校园年度碳中和测算和减碳策略研究——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经济,2022(6):105-110.
被引量:3
7
金德禄,朱晓利,徐攀.
零碳排放校园建设[J]
.能源与节能,2022(4):5-9.
被引量:8
8
韩慧萍,黄方,杨立萍.
高校“双碳”实践与路径探索——以北京两高校为例[J]
.高校后勤研究,2022(9):11-14.
被引量:6
9
刘杰,宋美钰,田光辉.
天津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开发利用建议[J]
.地质调查与研究,2012,35(1):67-73.
被引量:39
10
王贵玲,张薇,蔺文静,刘峰,朱喜,刘彦广,李郡.
京津冀地区地热资源成藏模式与潜力研究[J]
.中国地质,2017,44(6):1074-1085.
被引量:111
二级参考文献
82
1
褚英男,宋晔皓,孙菁芬,陈晓娟,谢丹.
近零能耗导向的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路径初探[J]
.建筑学报,2019(S02):35-39.
被引量:19
2
朱强,李丰,钱壮.
全国高校食堂堂食浪费概况及其外卖碳足迹研究——基于30省(市)30所高校的9660份问卷调查[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0(1):49-55.
被引量:48
3
程明,高莹,张诗琦,曾德芳.
面向大学校园的碳足迹行为的分析研究[J]
.环境工程,2013,31(S1):681-684.
被引量:7
4
林黎,赵苏民,王心义.
天津地热水开发利用状况及保护对策研究[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2):105-110.
被引量:11
5
黄尔义.
福州地热资源与开发前景[J]
.能源与环境,2006(3):74-74.
被引量:4
6
马凤如,林黎,王颖萍,程万庆,赵苏民.
天津地热资源现状与可持续性开发利用问题[J]
.地质调查与研究,2006,29(3):222-228.
被引量:35
7
王军.绿色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展望.绿色能源,2008,(1):1-7.
8
张坤民等.低碳发展论[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9
Peter Heck. The circular economy in China [ J]. Journal of Material Cycles and Waste Management, 2007, ( 9 ) : 121 - 129.
10
韩金树,王坤.天津地热回灌开发和资源整合梯级利用示范工程建设[A]中国地热资源开发与保护——全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考察研讨会论文集,2007.
共引文献
200
1
朱思雨,丰成君,谭成轩,马晓冬,孟静,戚帮申,张重远.
雄安容城深热储层回灌注水诱发断层失稳危险性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41(S01):2735-2756.
被引量:5
2
李义曼,沈健,赵苏民,庞忠和,刘东林.
外源水和同源水高效回灌热储可行性研究[J]
.科技促进发展,2020,16(3):332-337.
3
邓美慧,孙一民,叶伟康,张文豪.
公共建筑立面光伏设计与实测研究——以广州美术馆(新馆)为例[J]
.建筑学报,2024(S01):140-146.
被引量:1
4
代鹏,张振海,郑思聪,王盛栋,郭盈宇,吴孔友,王刚.
地球物理方法在牛驼镇地热田基岩热储控热构造研究中的应用[J]
.地质论评,2024,70(S01):121-122.
5
黄猛,陈星,王莉,马青云.
天津1:50000黄庄公社幅地质图数据库[J]
.中国地质,2020(S01):99-129.
被引量:1
6
王先超.
雄安新区高阳低凸起区馆陶组地热回灌数值模拟[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31):70-75.
7
张富贵.
高校基本建设“碳中和”路径探讨[J]
.高校后勤研究,2024(S01):112-114.
8
Gui-ling Wang,Wan-li Wang,Wei Zhang,Feng Ma,Feng Liu.
The status quo and prospect of geotherm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in China[J]
.China Geology,2020,3(1):173-181.
被引量:16
9
赵会英.
低温地热水在供暖系统中的梯级利用[J]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11-13.
10
代春艳.
天津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J]
.河南科技,2014,33(2):187-18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9
1
无.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的通知(教科信函[2021]30号)[J]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1(10):43-46.
被引量:15
2
朱燕群,何勇,俞自涛,谷月玲,黄兰芳.
新时代“双碳”背景下能动专业“五位一体”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S01):141-144.
被引量:11
3
王强,田备,方正泉.
高校绿色校园建设隐性教育功能实现途径研究——以江南大学绿色校园建设为例[J]
.思想教育研究,2019(1):132-135.
被引量:14
4
孙楚绿,慕静,韩薇薇.
“美国高校校长气候承诺”及对中国的启示[J]
.高教探索,2017(12):82-88.
被引量:6
5
毛振钢,李超杰,周苑松,苗时雨.
绿色实验室环境安全体系构建:以实验室废液、废水安全管理为例[J]
.环境工程学报,2020,14(11):2924-2929.
被引量:19
6
张东海,高蓬辉,黄建恩,王义江,魏京胜.
新工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高等建筑教育,2021,30(1):1-9.
被引量:40
7
杨春平.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J]
.中国经贸导刊,2021(5):65-68.
被引量:10
8
王灿,丛建辉,王克,祁悦,蔡闻佳,李玉龙,傅莎,王文涛,魏媛媛,郑馨竺,蒋佳妮,陈敏鹏,刘文玲,张永香,田之滨,陈济,李锐,左海清.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清单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31(3):1-12.
被引量:27
9
陈永春,朱帆.
新时代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21(10):51-53.
被引量:6
10
高玉娟,石娇.
国外高校为实现碳中和校园的实践与启示[J]
.中国高等教育,2021(15):78-80.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2
1
虞杨.
高校服务“双碳”战略的路径探析——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7(30):139-142.
2
李裴婕,黄瑞.
“双碳”背景下高校实验室低碳化建设路径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4,41(3):279-28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王秋阳,何平,朱颖萱,张梦娜.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研究——以某林业院校为例[J]
.中国林业经济,2024(5):45-52.
2
李长俊,高谦,贾文龙,杨帆,董森.
“双碳”背景下CO_(2)可视化环道实验装置研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5,42(1):169-175.
3
龙喜平,王健.
基于CiteSpace的低碳校园研究可视化分析[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24,47(6):106-114.
4
吴海东.
绿色建筑供应链在高校实验室建设中的应用与实践——以南宁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实验室建设为例[J]
.服务科学和管理,2024,13(6):647-660.
1
苏平,魏天崎,何小欣.
信息时代下的校园非正式学习空间建构——以广酒学院校园规划为例[J]
.建筑与文化,2023(4):17-20.
被引量:3
2
韦玮.
“双碳”目标下绿色建筑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与减排路径研究[J]
.低碳世界,2023,13(11):91-93.
被引量:2
3
杨艳,朱孟彬,谢梦然.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探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15):168-169.
4
真如物业:让服务更高效、更精准、更有温度[J]
.中国物业管理,2023(11).
5
王凡,单婷婷,郑晓静.
某省医学高校直属附属医院科研认知现状与困难因素探究[J]
.中国卫生产业,2023,20(17):212-215.
6
宋永喜,赵兴,周涔,张阳,肖琼,吴钟华,王振宁.
新冠疫情时期医学生家庭功能与学业成就改善的关系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3(11):44-46.
7
郭长帅,何苗.
新时代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究[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4,34(1):13-17.
被引量:4
8
杜奕翊,何旋,胡钧元,卢婷婷.
医学高校实施“无手机课堂”教学手段调查研究——以锦州市某医学院校为例[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3(11):63-65.
被引量:1
9
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科华学校 团队建设显生机,五育并举育人才[J]
.中国德育,2023(19).
10
海曙区问鼎“国字号”生态大奖 宁波市生态环境局海曙分局[J]
.宁波通讯,2023(20):74-75.
绿色建筑
202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