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群际接触理论下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机理与路径 被引量:7

Mechanism and Path of Deepening National Unity Progress Education Under the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基本要求。作为解决群际冲突问题而构建起来的群际接触理论,可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重要启示。首先,依据群际接触理论框架阐释了其最优条件,分析了增进了解、缓解焦虑、产生共情三大作用机制与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在机理,即交往是增进各民族群体间的了解与互动;交流是通过情感交流缓解交往中的焦虑感;交融是产生共情,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其次,在群际接触的最优条件和作用机制下探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践路径:一是以政策文件为支持,推进民汉学生混合制与互嵌式社区建设;二是以合作学习为条件,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三是以现代媒体技术为手段,促进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交融创新。
出处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4-40,共7页 Heilongjiang National Series
基金 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2021年开放性课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通识教育模式构建研究”(2021GXMGY0305) 广西民族大学人才引进项目“民族高校通识教育共识性构建研究”(2021SKQD09)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二级参考文献160

共引文献305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