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耗散结构下青岛前海区域地下空间形态演化机制研究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青岛的城市发展水平位居我国前列,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起步较早且总量庞大,为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但长时间的积累也使青岛地下空间出现发展混乱与功能滞后等问题,不能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本文通过归纳青岛前海区域影响地下空间的深层要素,总结地下空间形态的复杂性及其特性;利用耗散结构理论,研究要素影响下的地下空间形态演变,探索社会深层要素对地下空间形态发展的影响机制,系统梳理地下空间形态发展过程并归纳空间形态设计方法,为推动地下空间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出处 《《规划师》论丛》 2023年第1期82-89,共8页
基金 2022教育部年度人文社科项目(22YJA760068),2022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QDSKL2201176)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二级参考文献87

  • 1沈小峰,曾国屏.超循环论的哲学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89(4):185-194. 被引量:10
  • 2武杰,程守华.量子场论的还原性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1):9-13. 被引量:2
  • 3桂起权.对称性破缺与宇宙设计[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1):27-32. 被引量:9
  • 4于渌 郝柏林.-[J].物理,1980,9(6):545-549.
  • 5雷昆.-[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16(1):8-12.
  • 6张纪岳 李应刚.第五届全国非平衡统计物理会议论文[M].,1986.10-15.
  • 7雷克 黄均等(译).统计物理现代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384-385.
  • 8蔡绍洪.-[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7,26:171-173.
  • 9蔡绍洪 陈青.-[J].贵州科学,1992,10(2):2-62.
  • 10蔡绍洪.-[J].中国学术期刊文摘,1998,4(1):11-11.

共引文献35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