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筋出槽”的解剖学探讨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筋出槽”一语是祖国医学学者对软组织损伤的一种理论解释,我国新医正骨学者,将这一理论作为解释某些皮神经与肌肉损伤的病因学根据。为了弄清“槽”的实质与“出槽”的机理,我们在尸体解剖中,观察了部分皮神经在走行中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作了摹拟实验。
作者
孙博
程军平
李汉云
徐达传
原林
机构地区
第一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
出处
《广东解剖学通报》
1982年第1期80-82,共3页
关键词
筋出槽
走行
浅筋膜
皮下筋膜
固有筋膜
深筋膜
皮神经
神经干
解剖学
分类号
R27 [医药卫生—中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4
1
詹红生,石印玉,张明才,王翔,黄仕荣.
基于“骨错缝、筋出槽”病机认识的椎间盘病症诊治新观点[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9):4-6.
被引量:118
2
张昌瑞,郑访江.
浅谈“骨错缝、筋出槽”的历史渊源[J]
.甘肃医药,2008,27(3):37-37.
被引量:4
3
张开勇,庄园,詹红生,张明才,石印玉.
颈椎棘突偏歪评估颈椎“骨错缝、筋出槽”价值的影像学研究[J]
.环球中医药,2011,4(4):241-244.
被引量:14
4
詹红生,石印玉,黄仕荣,陈东煜,王翔,吴健康.
颈椎病发病机制的再认识——兼谈中医学“骨错缝、筋出槽”理论的临床价值[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0(S2):201-202.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1
1
刘强,李君,张军.
“筋出槽、骨错缝”理论在脊柱源性疾病中的认识[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20(10):72-73.
被引量:27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孔令军,郭光昕,朱清广,徐善达,周鑫,宋朋飞,吴志伟,吕智桢,孙武权,房敏.
从中医推拿角度探析筋骨理论发展脉络及典型应用[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8,52(12):5-8.
被引量:12
2
毕锴,温建民,董颖.
阴阳、筋骨理论在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中的应用[J]
.中医杂志,2015,56(14):1202-1204.
被引量:21
3
王睿,温伯平,罗华送.
经筋针刺配合正骨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报道[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5,23(8):49-51.
被引量:22
4
郭光昕,孔令军,朱清广,徐善达,周鑫,宋朋飞,吴志伟,吕智桢,孙武权,房敏,程艳彬.
从推拿角度探讨“筋骨评估”理论渊源及应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0):4774-4777.
被引量:31
5
胡零三,张玉民,詹红生.
石氏伤科论治慢性筋骨病的经验[J]
.中医正骨,2016,28(9):70-71.
被引量:25
6
郑甦,况君,刘碧峰,周雄儿.
屈转旋提手法治疗颈椎失稳筋出槽骨错缝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20):99-101.
被引量:5
7
翁文水.
“筋出槽”——中医对软组织错位的认识[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7,25(9):71-72.
被引量:13
8
胡零三,雷腾飞,桑晓文,李正言,詹红生.
詹红生教授“四以相和”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7,25(11):73-74.
被引量:14
9
孙珂,闫显栋,李守栋.
针刺结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骶髂关节紊乱[J]
.吉林中医药,2018,38(1):99-102.
被引量:14
10
莫灼锚,张人文,舒新农,陈金凤,张英杰,唐树杰.
脊柱“骨错缝,筋出槽”相关理论论述[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8,26(2):86-88.
被引量:29
1
徐启涛,杨顺勇.
新医正骨疗法联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
.健康之家,2023(12):117-119.
2
范雪.
《陕北风光》:文学的写尽政策与政策之外[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3(11):16-33.
被引量:1
3
乔梁,钱国伟,韩宁,许敬人.
基于“筋骨并重”理论探寻慢性跖腱膜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
.中华养生保健,2024,42(1):59-62.
4
孙博,程军平.
椎骨棘突末端形态与新医正骨诊治手法的关系[J]
.解剖学通报,1981(2):258-264.
被引量:2
5
曹秋生.
对称性坐骨会阴皮肌一例[J]
.广东解剖学通报,1983(1):20-20.
6
陈敏诲,姚子贵.
针刺后的组织化学研究 Ⅱ.大白鼠肾上腺皮质内的胆固醇、脂类、糖原、琥珀酸脱氢酶及核酸的改变[J]
.解剖学报,1965(4):526-542.
7
孙博,程军平.
腰椎棘突末端形态与新医正骨诊治手法的关系[J]
.广东解剖学通报,1980(2):29-33.
被引量:1
8
马岁录,何志军,刘涛,李岩,何元旭,何波.
基于TMT蛋白组学探讨消肿止痛合剂治疗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6):1987-1997.
9
孙博,程军平.
颈椎棘突形态与新医正骨触诊法的关系[J]
.广东解剖学通报,1980(2):14-19.
被引量:2
10
《蚌埠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稿约[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3,48(12).
广东解剖学通报
198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