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归化与异化在答中外记者问翻译中的运用研究——以2017年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为例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年来,我国与世界各国沟通日益密切,答中外记者问面对的是国内外各种新闻媒体和听众,成为各国相互交流的有效途径.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一个好的翻译文本,有利于向国际社会正确传达我国的治国方针和原则,彰显政府对敏感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归化和异化策略对答中外记者问的翻译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用谁来指导,取决于翻译的目的.答中外记者问从根本上来讲,是传达中国政府的立场和看法,在翻译中应该明确这一目的.译者要充分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选择合适的策略来指导翻译实践,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本文以2017年李克强总理的答中外记者问为翻译源文本,细致地分析了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在答中外记者问翻译中的综合运用.
作者 袁小静
出处 《山东青年》 2019年第2期171-172,共2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7

  • 1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外国语,1998,21(2):13-20. 被引量:937
  • 2[1]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
  • 3[4]David Hawkes.The Story of the Stone[M].New York:Penguin Group,1973.
  • 4[5]Yang Hsien-yi & Gladys Yang.A Dream of Red Mansion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78.
  • 5[2]Nida,Eugene A.&William D.Reyburn.Meaning Across Cultures[M].Maryknoll of N.Y:Orbis Book.1981.
  • 6[3]刘英凯.归化--翻译的歧途[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 7胡翠娥."归化"和"异化"再思考[J].外语与翻译,2000,(1):30-36.

共引文献1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