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环太湖流域史前考古的早期尝试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0世纪30年代,考古学者在环太湖流域开展考古活动,先后发现了良渚、钱山漾、戚家墩等遗址,并以上海为中心,围绕考古学研究出版论著、翻译译著、开设课程、撰述讲义、组建学会、培养人才,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法,推动了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发展.考古成果第一次准确无误地向学术界展示了长江下游的史前文化,将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历史上推至新石器时代.本文从学术史的视角对环太湖流域的早期考古工作及相关活动加以较为完整的考察,以求客观地呈现这些活动发生的历史背景、典型特征和影响意义.
作者 郭骥
机构地区 上海大学博物馆
出处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 2022年第1期1-12,共12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49

共引文献2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