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环太湖流域史前考古的早期尝试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0世纪30年代,考古学者在环太湖流域开展考古活动,先后发现了良渚、钱山漾、戚家墩等遗址,并以上海为中心,围绕考古学研究出版论著、翻译译著、开设课程、撰述讲义、组建学会、培养人才,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法,推动了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发展.考古成果第一次准确无误地向学术界展示了长江下游的史前文化,将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历史上推至新石器时代.本文从学术史的视角对环太湖流域的早期考古工作及相关活动加以较为完整的考察,以求客观地呈现这些活动发生的历史背景、典型特征和影响意义.
作者
郭骥
机构地区
上海大学博物馆
出处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
2022年第1期1-12,共12页
关键词
环太湖流域
史前考古
近代考古学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9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陶喻之.
上海首次田野考古的前前后后[J]
.东南文化,1996(3):27-33.
被引量:4
2
吴汝祚.
施昕更与何天行[J]
.东南文化,1997(1):12-15.
被引量:6
3
林拯民.
慎微之与钱山漾考古[J]
.历史教学问题,1998(4):49-50.
被引量:1
4
郭成美.
回族学者金祖同[J]
.回族研究,2008(2):138-144.
被引量:6
5
张忠培.
中国考古学史的几点认识[J]
.史学史研究,1995(3):47-53.
被引量:14
6
陈洪波.
20世纪中国考古学史研究述评[J]
.中原文物,2010(6):32-39.
被引量:4
7
徐玲.
民国时期的考古学教育与人才培养[J]
.史学月刊,2009(4):120-127.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49
1
海基·菲里,冷健.
与张光直交谈[J]
.华夏考古,1997(1):93-110.
被引量:5
2
夏鼐.
文物和考古[J]
.四川文物,1984(3):1-8.
被引量:3
3
裴文中.
龙骨山的变迁[J]
.中国科技史杂志,1983,18(2):1-10.
被引量:2
4
朱雷.
20世纪学术背景下的陈寅恪、唐长孺、胡如雷(专题讨论)——唐长孺师与吐鲁番文书[J]
.河北学刊,2005,25(5):80-82.
被引量:10
5
李济.《现代考古学与殷墟发掘》,《安阳发掘报告》1930年第2期,第405-406、410页.
6
王国维《最近二三十年中国新发见之学问》,《王国维遗书》第五册,65-69页,《静庵文集续编》,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7
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载1930年《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本第2分册.
8
(瑞典)安特生著,袁复礼译,《中华远古之文化》(地质汇报第五号第一册),农商部地质调查所,1923年10月.
9
(瑞典)安特生著,乐森碍译.《甘肃考古记》(地质专报甲种第五号),实业部地质调查所,1925年.
10
(瑞典)斯文·赫定著,李述礼译.《亚洲腹地旅行记》,开明书店,1934年.
共引文献
27
1
张月书,李锋,王晓敏,陈福友,高星.
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与记录方法讨论[J]
.人类学学报,2021(2):181-193.
被引量:3
2
汪旭,成璟瑭.
从三道岗出发——中国水下考古的起步与进步[J]
.东方考古,2022(1):233-242.
被引量:1
3
施连喜.
中国田野考古实践的回顾与展望——从几次经典发掘谈起[J]
.常州文博论丛,2022(1):72-85.
4
杨杨.
马衡先生藏安阳地区石刻拓本概述[J]
.故宫学刊,2020(1).
5
徐玲.
民国时期考古学史研究述评[J]
.江汉考古,2010(3):56-64.
被引量:2
6
高蒙河.
我国东方沿海地区的远古文化考察[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1(1):93-97.
被引量:2
7
王心喜.
“小人物”发现“大文化”——良渚文化发现者施昕更评传[J]
.华夏考古,2006(1):102-109.
被引量:3
8
刘斌,张婷.
卫聚贤与中国考古学[J]
.南方文物,2009(1):99-107.
被引量:10
9
徐玲.
民国时期考古学学科生成环境论析[J]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0(2):10-16.
被引量:1
10
周文玖,李玉莉.
章太炎的甲骨文态度及其学术史意蕴[J]
.史学史研究,2012(3):71-83.
被引量:5
1
韩峰.
良渚,放射着中华文明的曙光[J]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3(11):43-46.
2
柯亚露.
吴中中蜂+枇杷生态循环特色产业增效显著[J]
.中国蜂业,2022,73(11):11-13.
3
徐峰.
因水制宜:关于良渚古城与圩的一项比较[J]
.文博学刊,2023(1):120-127.
4
徐诗雨.
史前考古墓葬研究述评[J]
.华夏考古,2023(3):147-156.
5
李宇春,张芳,戴忠,郝敏,李娜.
R语言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2023(7):56-57.
被引量:1
6
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探索[J]
.今日中国,2023,72(9):14-15.
7
孙路遥.
“实证中国”:从五千多年的历史中获得文化自信[J]
.上海艺术评论,2023(4):40-42.
8
嚴文明.
中國文明的起源[J]
.国学研究,2020,44(1):1-22.
9
蔡文博,张洁,田杰,滕骏华.
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台风灾害损失快速评估[J]
.中国减灾,2023(17):24-26.
10
史子学,卫金良,赵晓明,曹传闺,方永飞,刘康明.
上海市嘉定区湖羊生态养殖模式的探讨[J]
.中国畜牧业,2023(15):78-79.
被引量:1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
202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