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协同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研析将协同护理模式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中,会对患者的心功能和心理状态产生何种影响。方法:从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两年间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抽选80例进入本研究,根据时间顺序,第一年的4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对象,第二年的40例患者作为探究组对象。为参照组提供基础性护理,为探究组提供协同护理干预。分析比对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心功能和心理状态的影响。结果:在对心功能的影响方面,两组患者护理前的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LV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及左心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接受护理后,80例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都得到不同程度的优化,且探究组的各项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参照组,对比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方面,护理后80例患者的HAMA和HAMD得分较护理前有所下降,且探究组护理后的下降程度比参照组更明显,对比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开展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干预工作时,可选择将协同护理模式予以融入,能够有效优化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舒缓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 曹倩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169-170,共2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