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知行合一”是明代王阳明提出的哲学概念。其 实在整个宋明理学中,“知行”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范 畴,其中又以“朱子”的知行观最具代表性,其“知先 行后”“行重于知”“知行互发”是当时那个时代普遍 认可的观点。所以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点一经提 出便受到了普遍质疑。在宋代,“知”不仅指的是静 态的知识内容,还蕴含了动态的过程,如求知,而与 之相对的“行”则主要是指人对知的行为实践。那么 到了明代王阳明这里,他对“知行合一”中的“知”进 行了更为狭窄的界定,将其聚焦于个体主观意识中 的认知与理解层面。与此同时,“行”的范畴则被显 著拓宽,不仅包括了外在的实际行动,还涵盖了内在 的心理活动与行为意向。
作者 胡子怡
机构地区 景德镇陶瓷大学
出处 《莲池周刊》 2024年第21期0016-0018,共3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