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讨基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及抗凝疗效评估中,引入彩色多普勒技术在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本研究以新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名怀疑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人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采用了常规的彩色多普勒检测方法,并以临床静脉血管造影为金标准,以及为经静脉造影术证实的患者提供抗凝措施,探讨彩色多普勒技术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并对抗凝前、后的血流参数、二维超声特征及凝血功能进行对比。结果 100例疑似患者中,金标准检出阳性80例,阴性20例,检出率为80.00%;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出阳性79例(含误诊1例)、阴性21例(含漏诊2例);计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灵敏度为97.50%(78/80)、特异度为95.00%(19/20)、准确度为97.00%(97/100)。80例经静脉造影确诊患者经抗凝治疗后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DiastolicVolume,EDV)、收缩末期血流速度峰值(PeakSystolicVelocity,PSV)均低于抗凝治疗前,其血管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高于抗凝治疗前(P<0.05)。80例病人经过抗凝治疗,总共显示出40例显效病例,18例有效病例,总有效率是72.50%,22例是无效的,无效率显示为27.50%;有效组患者的EDV、PSV数据低于无效组,其RI高于无效组(P<0.05)。80例经金标准确诊患者抗凝治疗前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察看指数、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察看指数、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察看指数都比抗凝治疗后的数据高,其D-二聚体(D-Dimer,D-D)低于抗凝后(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和抗凝治疗的有效方法,能有效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抗凝指标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