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究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体位对颅内压及脑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4年3月于医院行单侧标准去骨瓣减压术的40例颅脑外伤患者,术中采用一种先进的颅内压监护技术,即精准植入微型传感器探头于颅内,随后将此探头无缝连接至专业的颅内压监护仪上,以实现对患者颅内压的连续、实时、床旁监测。术后,为了全面评估不同体位对患者生理状态的影响,设定多个时间点(术后第1、3、5、7、9天)进行体位调整试验。在这些选定的时间点,逐一将患者的床头角度调整至0°、15°、30°、45°、60°等不同高度,并借助先进的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精确测量并记录患者患侧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与此同时,同步使用颅内压监护仪记录即时颅内压值,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时效性。结果 在不同体位调节过程中,患侧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先加速后减缓,特别在床头被抬升至30°时,血流速度达到峰值,床头抬高0°、15°、30°与60°时的统计对比中,差异显著(P<0.05)。同时,颅内压的变化趋势与体位抬高呈负相关,即随着床头角度的增加,颅内压逐渐降低,且床头抬高0°与15°、30°、45°及60°对比,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调整床头倾斜度的策略对经历去骨瓣减压手术后的患者脑内血流动力学及颅内压环境产生显著影响。通过在不同术后康复阶段灵活调整床头至约30°倾斜,可以有效促进局部脑组织及全脑的血液供应增加,并伴随颅内压力的积极降低,从而进一步优化脑组织的灌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