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职业知识体系的法学——迈向规范科学意义上的法学
被引量:12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65,共4页
Modern Law Science
同被引文献373
-
1熊静波.权利之间的界限——以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为中心[J].现代法学,2007,29(4):15-22. 被引量:9
-
2黄海波.论教育与人的和谐发展[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3(6):74-77. 被引量:9
-
3陈金钊.法治为什么反对解释?[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2(1):27-33. 被引量:35
-
4梁智刚.浅析法律论证理论视域中的民事诉讼理论——以阿列克西理论为切入点的分析[J].政法学刊,2008,25(1):27-30. 被引量:1
-
5谢晖.法治、大国意识与中国法学的路向[J].学习与探索,2006(4):100-104. 被引量:6
-
6王书成.论比例原则中的利益衡量[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2):25-31. 被引量:45
-
7魏治勋.“规范分析”概念的分析[J].法学论坛,2008,23(5):59-63. 被引量:18
-
8黄英,彭怀峰.布莱泽顿VS.易兹:谁该获胜?——论利益衡量方法在审判中的运用[J].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08,24(2):50-53. 被引量:3
-
9黄卉.论法学通说(又名:法条主义者宣言)[J].北大法律评论,2011,12(2):334-382. 被引量:69
-
10傅郁林.中国基层法律服务状况的初步考察报告——以农村基层法律服务所为窗口[J].北大法律评论,2004,5(1):86-123. 被引量:7
引证文献12
-
1魏建新.法学教育中的实践与法律实践中的教育[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1(4):3-18. 被引量:1
-
2徐显明,齐延平.转型期中国法理学的多维面向--以2007年发表的部分成果为分析对象[J].中国法学,2008(2):113-128. 被引量:13
-
3钟铭佑.应用型法律人才素质教育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4(4):22-25. 被引量:8
-
4焦宝乾,陈金钊.回应实践能力的彰显——2008年度法律方法论研究报告[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1-14. 被引量:7
-
5王冠玺.再论中国法学发展的“十字现象”(下)--从现代化法律的继受中反思“中国特色”[J].比较法研究,2009,23(3):1-20. 被引量:5
-
6张闯,亓晓鹏,梁珊珊.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中的政府法律责任[J].兰州学刊,2014(1):195-197. 被引量:2
-
7孙光宁.规范法学的品格及其中国境遇——以法律体系形成为背景[J].西部法学评论,2014(5):47-53.
-
8虎有泽.人类学视阈下的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探析——基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田野调查[J].西北民族研究,2014(4):60-65. 被引量:5
-
9彭丽明.我国法学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向——以基层法律服务人才培养为视角[J].科教文汇,2015(8):39-41. 被引量:2
-
10王剑一.德国法律评注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功能[J].中国应用法学,2017(1):181-199.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56
-
1许中缘.中国民法学自主性知识体系构建的方法论[J].政法论丛,2023(3):18-29. 被引量:6
-
2杜晞瑜.《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91条(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评注[J].党内法规研究,2023,2(1):111-128.
-
3王冠玺,李仁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范围的再探索[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9. 被引量:20
-
4黄文艺.中国法理学30年发展与反思[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15(1):3-16. 被引量:31
-
5贾志鸿.检察学基本范畴及其理论体系的构建——基于检察理论知识生产和系统论的视角[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2):87-93. 被引量:5
-
6魏治勋.事实的规范力量--论事实性民间规范及其法律方法意义[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57-64. 被引量:7
-
7齐延平,于文豪.中国人权法学的学科独立性初探——以2008年的研究成果为基础[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91-103. 被引量:7
-
8陈仲.依法治国探源及启示[J].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8):207-209.
-
9杨飞.关于行政审判权特殊功能的认识与重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6(3):41-44. 被引量:2
-
10焦宝乾.对我国法律方法论研究的宏观反思——背景、问题及展望[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16(4):116-125. 被引量:12
-
1杨坤.官员的“时尚宝典”[J].党政干部参考,2001,0(7):12-12.
-
2王志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要出实招求实效[J].支部生活(山东),2013(7):41-41.
-
3余仁.欧洲法学的渊源[J].人民之声,2004,0(3):54-54.
-
4吴晓梅.论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相结合的对策[J].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9(12):32-33. 被引量:12
-
5仲锋,李高峰.菲律宾耍“花拳”[J].祖国,2013(14):22-23.
-
6张式谷.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基础述评(上)[J].党校科研信息,1991(6):5-8.
-
7张智辉教授[J].法学杂志,2014,35(5).
-
8《当代中国法学名家》首批收入的176位法学名家[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5(4):61-61.
-
9蒋传光.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4):1-9. 被引量:16
-
10卫守宇.论法学院系在加强法律援助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邢台学院学报,2007,22(3):99-100.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