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古陶瓷的断源断代 被引量:14

PRODUCTION SITES AND PERIODS OF ANCIENT CERA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基于不同产地、时代的古陶瓷在原料配方、原料的来源和处理技术的变化和不同,其最终的元素组成模式也存在相应的特点和差异。这种差异使得利用古陶瓷的元素组成来进行古陶瓷的断源断代成为可能。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可以提供快速、便捷和良好重复性的X荧光成分分析技术已日渐成为古陶瓷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的分析手段。本文提出了X荧光成分法能真正应用于古陶瓷的断源断代的3个前提条件:(1)完备的古陶瓷物理化学数据库;(2)一套适合于古陶瓷无损测试分析的标准参考物;(3)分析者具有良好的古陶瓷工艺知识和多元统计分析知识的基础,并进行了系统的剖析。 Ancient ceramics have different compositional patterns at different production sites and periods due to the change of raw materials'recipes',the evolution of techniques for processing raw and the origin of the raw materials.The differences make it possible to confirm the production sites and periods of ancient ceramic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n ancient ceramics, the X-ray fluorescence (XRF) technique is now well established as a powerful tool for studying ancient ceramics by analyzi...
出处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39-43,共5页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59732050) 面上(50572117) 上海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会基金资助项目
关键词 元素组成模式 X荧光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 compositional pattern X-ray fluorescence multi-variant statistical analysi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0

  • 1李家治,张志刚,邓泽群,陈士萍,杜正贤,郎旭峰.杭州凤凰山麓老虎洞窑出土瓷片的工艺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0,3(4):297-304. 被引量:17
  • 2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411.
  • 3柳新园.景德镇出土明初官窑瓷器[M].台北:鸿禧美术馆,1996,11..
  • 4李家治 张志刚 邓泽群.景德镇元代及明初官窑青花瓷的工艺研究[A]..景德镇出土明初官窑瓷器[C].台北:鸿禧美术馆,1996.55.
  • 5李家治.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82.
  • 6周仁 郭演仪 李家治.[A]..中国古陶瓷论文集--景德镇制瓷原料的研究[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309-311.
  • 7西北轻工业学院编.陶瓷工艺学[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3.52.
  • 8柳新园 白琨.高岭土史考——兼论瓷石、高岭与景德镇十至十九世纪制瓷业[J].中国陶瓷,1982,7:141-141.
  • 9吴隽,李家治.景德镇历代青花瓷胎釉化学组成的多元统计分析[J].陶瓷学报,1997,18(3):130-135. 被引量:20
  • 10吴隽,李家治.微量元素在某些青瓷判别中的应用[J].建筑材料学报,1998,1(4):334-337. 被引量:6

共引文献41

同被引文献128

引证文献14

二级引证文献2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