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油气田递减期剩余可采储量标定的实用方法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油气田进入递减期是一个必然和非常重要的开采阶段,递减期可采出可采地质储量的40%~50%.递减期剩余可采储量的标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是后期油气田动态监测和油气生产规划工作的基础.针对油气田递减期,介绍剩余可采储量标定的实用方法主要是:产量递减法,水驱曲线线法,经验统计法,预测模型法,并对其运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
作者
姚麟昱
熊钰
骆彬
葛枫
机构地区
西南石油大学
中石化西南分公司川西采输处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
出处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7年第10期83-85,共3页
West-China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关键词
递减期
可采储量
产量递减法
水驱曲线线法
经验统计法
预测模型法
分类号
TE1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16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4
1
陈元千.
油田可采储量计算方法[J]
.新疆石油地质,2000,21(2):130-137.
被引量:55
2
陈元千.
预测油气田可采储量方法的优选[J]
.油气采收率技术,1998,5(2):47-54.
被引量:20
3
王振,李洪忠.
预测油气田采收率的两种新方法[J]
.天然气工业,2003,23(6):62-64.
被引量:5
4
黄炳光 刘蜀知.实用油藏工程与动态分析方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二级参考文献
34
1
陈元千.
一个新型水驱曲线关系式的推导及应用[J]
.石油学报,1993,14(2):65-73.
被引量:199
2
陈元千.
利用递减参数确定可采储量的方法[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4,21(3):95-98.
被引量:12
3
陈元千.
双曲线递减的简化及确定可采储量的截距法[J]
.天然气工业,1994,14(4):32-37.
被引量:18
4
陈元千.
水驱曲线法的分类、对比与评价[J]
.新疆石油地质,1994,15(4):348-356.
被引量:59
5
陈元千.
对纳扎洛夫确定可采储量经验公式的理论推导及应用[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5,22(3):63-68.
被引量:79
6
胡建国,陈元千,张盛宗.
预测油气田产量的新模型[J]
.石油学报,1995,16(1):79-87.
被引量:118
7
胡建国,陈元千.
t模型的应用及讨论[J]
.天然气工业,1995,15(4):26-29.
被引量:29
8
陈元千,胡建国.
预测油气田产量和储量的Weibull模型(为纪念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40周年而作)[J]
.新疆石油地质,1995,16(3):250-255.
被引量:100
9
陈元千.
对翁氏预测模型的推导及应用[J]
.天然气工业,1996,16(2):22-26.
被引量:104
10
陈元千,刘雨芬,毕海滨.
确定水驱砂岩油藏采收率的方法[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6,23(4):58-60.
被引量:47
共引文献
116
1
赵晓燕,崔传智.
提高浅层气藏天然气可采储量标定精度的方法研究[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9,20(2):300-303.
被引量:2
2
刘飞.
动态法在贝301区块南屯组油层可采储量评价中的应用[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38(7):130-133.
3
史树彬.
赵57复杂断块油田开发评价与调整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38(20):132-135.
4
周绍凯,张磊,高潮.
直罗油田姜家川区储量评价及探讨[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40(2):77-79.
5
汪周华,郭平,黄全华,郝蜀民,陈召佑,吴东平,张健.
大牛地低渗透气田试采井网井距研究[J]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4,26(4):18-20.
被引量:21
6
刘学利,杜志敏,韩忠艳,戚志林.
单井蒸汽辅助重力驱启动过程动态预测模型[J]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4,26(4):34-37.
被引量:8
7
李传亮,周涌沂.
岩石压缩系数对气藏动态储量计算的影响[J]
.新疆石油地质,2004,25(5):503-504.
被引量:13
8
杨志兴.
南海A油田开发方案优化及开发效果分析[J]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2004,16(3):184-187.
被引量:1
9
张烈辉,严谨,李允,李晓平,罗涛,胡勇,钟兵,陈军.
考虑凝析油析出时的底水凝析气藏见水时间预测新方法[J]
.天然气工业,2004,24(7):74-75.
被引量:13
10
王洪峰,刘蜀知,李志军.
预测水侵油藏合理注采比的最优化方法[J]
.新疆石油科技,2004,14(3):13-15.
同被引文献
20
1
张国萍,肖良,胡艳霞,陈永浩.
层内生气提高采收率技术在中原断块油田的应用[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4,11(5):60-61.
被引量:16
2
张文军,胡望水,余治国,肖斌,官大勇,毛治国.
胡7南断块沙三中8注水前后流动单元模型[J]
.海洋石油,2005,25(2):50-54.
被引量:1
3
徐春明,李忠梅.
断块油藏开发水平保持方法研究[J]
.断块油气田,2007,14(1):34-35.
被引量:3
4
马世煜.黄骅坳陷断块油田开发[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108-114.
5
余守德.复杂断块砂岩油藏开发模式[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110-170.
6
王乃举.中国油藏开发模式总论[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137-191.
7
<中国油气田开发志>总编纂委员会.中国油气田开发志-王徐庄油田志[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903-979.
8
文华.
边底水油藏开发效果及调整对策研究[J]
.特种油气藏,2009,16(2):50-52.
被引量:19
9
姜振海,董平川,孟虎,刘欢乐,张博.
塔中11区水平井合理生产压差[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1,30(3):67-70.
被引量:4
10
王礼常,王志章,陶果.
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分类新方法[J]
.科技导报,2011,29(24):47-50.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2
1
阚青勇,马水平.
高效开发小断块油藏稳产控制技术效果评价[J]
.特种油气藏,2014,21(1):110-112.
被引量:2
2
陈龙,嵇雯,王舵,高建英,田立立.
基于聚类分析的致密砂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J]
.石油化工应用,2024,43(10):50-54.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李爽.
潜山油藏稳产技术研究与应用[J]
.科学技术创新,2020(2):190-191.
被引量:1
2
何学文.
宁东油田ND26井区长期关停后开发动态特征研究[J]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9,33(2):78-81.
1
石晓渠,马道祥.
古城油田普通稠油油藏注水开发潜力研究[J]
.石油地质与工程,2008,22(4):56-58.
被引量:3
2
顾克金.
水平井的产量预测(经验统计法)[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2,11(4):74-74.
3
冯晓博,孙卫,魏虎,周越崎.
华庆地区长8_1储层物性下限研究[J]
.地下水,2013,35(2):147-149.
被引量:1
4
王雨,宋考平,唐放.
预测聚合物驱油田产量的两种方法的对比[J]
.石油钻探技术,2009,37(2):70-73.
被引量:4
5
殷树军,范晓敏.
考虑埋深的物性下限确定方法——以G油田P油层为例[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6):3783-3785.
被引量:3
6
王航.
空心杆工艺在红柳稠油区块应用及效果[J]
.中国科技博览,2010(33):294-294.
7
尚鑫,贾建超.
等壁厚螺杆钻具的结构及现场应用效果分析[J]
.装备制造技术,2014(4):179-181.
被引量:2
8
陈元千.
油田可采储量计算方法[J]
.新疆石油地质,2000,21(2):130-137.
被引量:55
9
冯明刚,严丽,王雪玲,田雨,王昆,程斯洁.
元坝气田长兴组气藏有效储层物性下限标准研究[J]
.石油实验地质,2012,34(5):535-538.
被引量:25
10
裘新农,王维和.
新疆石油管理局7英寸大通径防砂管柱工艺技术在哈国现场运用效果佳[J]
.新疆石油科技,2005,15(3):37-37.
西部探矿工程
2007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