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甜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根据甜玉米的特点,提出了甜玉米优质高产栽培的关键性技术措施。旨在促进甜玉米生产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作者
郝冶安
季保平
机构地区
安阳工学院
出处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7年第12期31-33,共3页
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关键词
甜玉米
高产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倪飞.
绿色食品甜玉米栽培技术[J]
.河北农业科技,2007(2):6-6.
被引量:2
2
李芳贤,李兴明,徐光彬,柴树桔.
紧凑型夏玉米后期增粒重六项关键技术措施[J]
.玉米科学,2002,10(4):42-44.
被引量:2
3
汪黎明,孙琦,孟昭东,张发军,丁照华,郭庆法.
我国鲜食玉米育种现状及进展分析[J]
.玉米科学,2005,13(3):35-38.
被引量:62
4
李鲁华,陈树宾,王婷,王友德.
鲜食玉米及优质高产栽培[J]
.玉米科学,2002,10(4):50-51.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李连,徐源连,郭丕伦.
土壤通透性与夏玉米高产关系的研究[J]
.玉米科学,1993,1(1):57-60.
被引量:8
2
郑卓琳,李伯航,张淑敏.
紧凑型夏玉米高产需水规律研究[J]
.玉米科学,1994,2(4):26-32.
被引量:10
3
李芳贤,康家驹,武恩吉,王东红.
紧凑型玉米高产示范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J]
.玉米科学,1995,3(4):39-43.
被引量:13
4
李芳贤,高谷,王金林.
紧凑型与平展型玉米的最佳收获期[J]
.玉米科学,1996,4(3):35-36.
被引量:15
5
王忠孝 高学曾 等.关于玉米子粒败育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86,(6):36-40.
6
李新海 白丽 彭泽斌.糯玉米育种技术研究进展[J].玉米科学,2003,11:14-16.
7
廖琴 孙世贤.中国玉米新品种动态-2002年国家级玉米品种试验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8
廖琴 孙世贤.中国玉米新品种动态-2003年国家级玉米品种试验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9
石德权 郭庆法 温义昌.食用玉米研究进展[A]..我国首届食用玉米学术讨论会文集[C].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0
郭晓华.玉米子粒败育的一般成因及其与产量的关系[J].辽宁农业科学,1988,(3):12-17.
共引文献
74
1
史振声,王志斌,李凤海,王宏伟,陈志斌.
沈糯3号鲜食玉米新品种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
.玉米科学,2005,13(3):98-99.
被引量:6
2
童有才,张会南,左晓龙.
甜玉米杂交种皖甜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7):272-274.
被引量:1
3
沈雪芳,郑洪建,张璧,侯根宝.
我国甜玉米育种和生产现状分析[J]
.上海农业学报,2006,22(3):112-116.
被引量:26
4
谢果林,赵益强,李佩华.
攀西甜糯玉米开发利用前景及关键栽培技术[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9(2):25-27.
被引量:3
5
赵益强,谢果林,李佩华.
我国甜、糯玉米生产现状及前景分析[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9(3):30-33.
被引量:9
6
罗红兵,黄璜,周文新,杨友才,刘唐兴,屠乃美.
玉米新品种湘农白糯2号的选育[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6):596-598.
被引量:1
7
李中秀,黄海燕,熊清云,邹旭,刘宗发.
甜玉米开发应用前景及高产栽培技术[J]
.河北农业科学,2007,11(6):10-12.
被引量:13
8
傅同良,刘先友.
贵州糯玉米育种现状、种质创新及发展方向[J]
.种子,2008,27(6):78-81.
被引量:13
9
罗红兵,屠乃美,周文新,刘雄伦,刘唐兴,易镇邪,黄璜.
玉米新品种湘彩糯玉2号选育[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4(4):399-402.
被引量:1
10
姚志刚,王天宇.
优质糯玉米品种的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3):9929-9931.
被引量:9
1
袁久波.
甜玉米黑粉病发生与综合防治[J]
.吉林蔬菜,2015,0(1):48-48.
2
武风明.
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19):17-18.
3
潘一山,陈鹤群,章良海.
甜玉米生产技术探讨[J]
.福建热作科技,1989(1):29-30.
4
赵烈学.
甜玉米生产技术探讨[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3(1):8-9.
5
张文娟.
浅谈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科技博览,2009(13):294-294.
被引量:2
6
唐晓庆.
甜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11,28(6):758-758.
7
成建龙.
甜玉米生产技术措施[J]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6):57-58.
8
曾向荣,朱利锋.
春种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广东农村实用技术,2006(3):12-13.
9
刘俊恒,张学舜.
新乡市甜玉米生产发展的思考[J]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2007(12):13-15.
被引量:1
10
韩仰海.
简析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新农村(黑龙江),2013(18):122-122.
被引量:1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7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