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略论再审程序的独立价值
被引量:
3
On Individual Value of Retrial Proced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再审程序是一种特殊的司法救济程序,其基本目的是弥补现行审级制度的不足,因此,与普通司法程序相比,再审程序具有独立的程序价值。本文立足富勒区分法律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的分析视角,通过对现代司法程序局限性的反向分析,从发生学上探寻再审程序的外在独立价值和内在独立价值,进而提出重铸我国再审程序独立价值的法律构想。
作者
曹也汝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金陵法律评论》
2007年第1期108-116,共9页
Jinling Law Review
关键词
再审程序
外在价值
内在价值
分类号
D9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769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0
参考文献
9
1
宋显忠.
程序正义及其局限性[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10(3):123-133.
被引量:28
2
吴勇敏,方铮.
我国审判监督程序制度改革若干问题探讨[J]
.河北法学,2004,22(2):96-99.
被引量:4
3
蒋秋明.
司法理性论略[J]
.学海,2002(5):27-32.
被引量:14
4
傅郁林.
审级制度的建构原理——从民事程序视角的比较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2002(4):84-99.
被引量:356
5
沈德咏.审判监督工作改革若干问题[J]人民司法,2001(08).
6
何兵,潘剑锋.
司法之根本:最后的审判抑或最好的审判?——对我国再审制度的再审视[J]
.比较法研究,2000,14(4):417-426.
被引量:35
7
陈瑞华.
程序正义的理论基础——评马修的“尊严价值理论”[J]
.中国法学,2000(3):144-152.
被引量:172
8
陈瑞华.
走向综合性程序价值理论——贝勒斯程序正义理论述评[J]
.中国社会科学,1999(6):120-131.
被引量:101
9
孙笑侠.
法的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9(5):5-12.
被引量:89
二级参考文献
60
1
解兴权.
法律问题有正确答案吗?[J]
.环球法律评论,1998,20(3):50-55.
被引量:10
2
蔡定剑.
司法改革中检察职能的转变[J]
.政治与法律,1999(1):25-28.
被引量:62
3
陈桂明.
我国民事诉讼上诉审制度之检讨与重构[J]
.法学研究,1996,18(4):49-56.
被引量:54
4
季卫东.
程序比较论[J]
.比较法研究,1993,7(1):1-46.
被引量:735
5
兆丰.
《人民司法》蓉城颁奖[J]
.人民司法,2000(4):21-21.
被引量:1
6
[美]乔·萨托利 冯克利 阎克文译.《民主新论》[M].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340页.
7
谷口安平著 王亚新 刘荣军译.《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1996年..
8
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486-487页.
9
波斯纳 苏力译.《法理学问题》[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80页以下.
10
棚濑孝雄 王亚新 译.《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3页.
共引文献
769
1
李卓恒.
正当性偏好影响下的再审实践与改革:1978—2021[J]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22(2):58-79.
2
刘崔峰.
论刑事诉讼中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动态平衡的经济原理[J]
.制度经济学研究,2020(4).
3
尹嘉希.
正当程序原则在学位撤销纠纷中的司法适用[J]
.中财法律评论,2021(1):198-225.
4
闫召华,范智凯.
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精准化之批判[J]
.量刑研究,2020(1).
5
王佳媛.
审级职能定位改革的二维视角及其运行优化——以《关于完善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的实施办法》为分析基础[J]
.司法改革论评,2022(1):134-155.
6
牟绿叶.
自诉转公诉的基础规范和判断标准——以国家追诉利益为切入点[J]
.环球法律评论,2023,45(4):175-191.
被引量:6
7
李正茂,薛晓芳.
国家程序正义保障义务视角下的高校学位撤销权[J]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23(1):93-114.
被引量:1
8
罗佳,乔炳然.
海关行政诉讼法治新动态——基于2019年1月~2020年9月案例的实证研究[J]
.海关法评论,2021(1):409-435.
9
李建伟,李亚超.
公司法强制性规范适用逻辑的个案反思[J]
.河北法学,2023,41(9):95-108.
10
王次宝.
民事诉讼法典化背景下的管辖规则体系[J]
.河北法学,2022,40(8):32-50.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25
1
孙祥壮.
关于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修改后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J]
.法律适用,2010(Z1):143-146.
被引量:8
2
马丁.戈尔丁,顾速.
科学与法律中的发现与证明问题[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6(1):5-12.
被引量:5
3
李建明.
重复性刑事司法错误的三大原因[J]
.政治与法律,2002(4):48-52.
被引量:8
4
黄文.
中外刑事再审制度比较研究[J]
.法学杂志,2006,27(1):100-102.
被引量:4
5
王亚新.
“再审之诉”的再辨析[J]
.法商研究,2006,23(4):21-25.
被引量:30
6
[美]罗·庞德 沈宗灵 董世忠译.《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M].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30-132,35-36,10-11,130,30页.
7
王亚新.
民事审判监督制度整体的程序设计——以《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为出发点[J]
.中国法学,2007(5):181-191.
被引量:61
8
陈桂明.
再审事由应当如何确定——兼评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改之得失[J]
.法学家,2007(6):1-6.
被引量:61
9
李浩.
再审的补充性原则与民事再审事由[J]
.法学家,2007(6):6-12.
被引量:61
10
齐树洁.
再审程序的完善与既判力之维护[J]
.法学家,2007(6):18-24.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3
1
刘晓阳.
控申检察要强化法律监督作用[J]
.中国检察官,2011(5):25-27.
2
江必新.
论民事审判监督制度之完善[J]
.中国法学,2011(5):128-137.
被引量:29
3
江必新.
审判监督制度的基本理念[J]
.人民司法,2012(13):21-2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0
1
江必新.
审判监督制度的基本理念[J]
.人民司法,2012(13):21-27.
被引量:1
2
严生.
民事检察监督权与处分权的协调与运用[J]
.法制与经济,2012,21(18):26-27.
被引量:2
3
肖森华.
民事再审发回重审制度的法律思考[J]
.时代法学,2012,10(5):59-64.
被引量:2
4
李德恩,李江宁,陈祺.
论再审检察建议的制度化[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5):120-126.
被引量:10
5
李浩.
论民事再审程序启动的诉权化改造——兼析《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49条[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30(6):170-175.
被引量:18
6
崔进文.
民事法律监督视野中的“先法后检”模式[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3,12(3):49-53.
7
江必新,程琥.
司法程序终结问题研究[J]
.法律适用,2013(7):12-21.
被引量:6
8
周珣.
修改后《民事诉讼法》再审检察建议规定的理解与适用[J]
.大观周刊,2013(10):22-22.
9
杜睿哲.
目的论视域中民事检察监督权与诉权的关系[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3):123-129.
被引量:3
10
胡文伟,徐立平.
民事再审:备而少用的最后审判[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4,30(2):61-65.
1
董士龙.
党委决策不妨引入“不可行性论证”[J]
.政工导刊,2015,0(3):11-11.
2
刘冰,栾景和.
法律价值的二重性[J]
.学习与探索,2006(6):101-104.
被引量:1
3
王月峰.
论法律的超验价值[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29(1):108-112.
被引量:1
金陵法律评论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