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我国银行业风险的制度性成因及其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结合我国计划经济和转轨经济的现实背景,文章认为我国银行业风险的主要方面源自于制度因素,传统的并延续至今的经济管制导致了我国银行业特殊的“管制性风险”,应从加快财政改革和金融深化两个方面认识并解决这一问题。
作者
吴志远
机构地区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出处
《经济师》
2006年第6期248-,250,共2页
关键词
银行业
风险
制度背景
治理
分类号
F831.1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2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巴曙松.
金融监管框架的演变趋势与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J]
.当代财经,2004(1):53-56.
被引量:31
2
曾国安.
管制、政府管制与经济管制[J]
.经济评论,2004(1):93-103.
被引量:63
3
吴瑞坚.新公共管理放松政府管制取向与行政法改革[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2).
4
杜传忠.
激励规制理论研究综述[J]
.经济学动态,2003(2):69-73.
被引量:34
5
刘迎接.
日本主银行制衰落原因及其启示[J]
.世界经济研究,2005(6):85-88.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2 275、223、743、2 276页.
2
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中文版,译后记[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3
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中文版[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1、1、1、19、19~20、2、22、22、22、22、23、24页.
4
[美]丹尼尔·F 史普博.《管制与市场》:中文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45页.
5
夏大慰 史东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规制:理论、经验与改革》[M].,..
6
斯蒂格勒 库尔特·勒布 托马斯·盖尔·穆尔编.《经济管制理论》[A].库尔特·勒布、托马斯·盖尔·穆尔编.《施蒂格勒论文精粹》:中文版[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7
皮埃尔·B 马塞 约翰·伊特韦尔 默里·米尔盖特 彼得·纽曼编.《公用事业定价》[A].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中文版第3卷[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1141页.
8
余晖.《受管制市场中的政企同盟——以中国电信为例》[A].张昕竹主编.《中国规制与竞争:理论与政策》[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5页.
9
斯蒂芬·布雷耶尔 保罗·W 麦卡沃伊 约翰·伊特韦尔 默里·米尔盖特 彼得·纽曼编.《管制与放松管制》[A].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中文版第4卷[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137页.
10
于立 肖兴志 于立 肖兴志主编.《规制理论发展综述》[A].于立、肖兴志主编.《产业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与理论应用》[C].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19页.
共引文献
127
1
靳文辉.
公共规制实施中利益机制的规范建构[J]
.法商研究,2022,39(4):3-17.
被引量:5
2
池瑞瑞.
论国资管理机构的角色定位[J]
.科技经济市场,2006(12):152-153.
3
苏奎.
基于盐业管制背景的主体关系模型研究[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4):56-60.
被引量:1
4
苏志炯.
经济管制的必要性理论分析[J]
.知识经济,2008(8):8-9.
被引量:1
5
吕福玉.
基于公益性的盐业管制政策构想[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12,28(1):7-14.
被引量:3
6
贺群舟.
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委托代理问题研究[J]
.当代经济,2012,29(8):112-114.
7
张静.
电信基础设施共享政策的激励相容性分析[J]
.China Communications,2008,5(4):22-25.
被引量:4
8
黄新华.
放松规制与激励规制——新规制经济学的理论主题述评[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5):46-51.
被引量:9
9
胡燕玲.
“激励相容”理论在金融监管中的运用[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4,4(3):62-65.
被引量:3
10
李成,王菁.
构建预先承诺制的激励相容监管机制的思考[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4(5):2-5.
被引量:7
1
宋维佳.
中国资本外逃的制度性成因[J]
.经济研究参考,1999(75):24-25.
2
袁管华,刘京生.
我国金融风险的制度性成因及对策探讨[J]
.金融理论与实践,1998(7):10-12.
被引量:4
3
段智慧.
金融风险的制度性成因与防范措施[J]
.决策探索,2000(2):45-46.
4
邢春香.
关于地方财政风险的制度性成因的探讨[J]
.现代企业文化,2015,0(21):111-111.
5
孙立.
我国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制度性成因及对策[J]
.农村金融研究,1999,0(5):5-7.
被引量:5
6
柯树发,刘志明,黄跃进.
金融腐败滋长的制度性成因及其防范对策[J]
.湖北农村金融研究,1999,0(10):48-50.
7
宋维佳.
中国资本外逃的制度性成因[J]
.经济研究参考,1999(B5).
8
李胜.
地方财政风险的制度性成因[J]
.财政研究,2007,23(3):61-63.
被引量:3
9
年志远,王相东.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问题的制度性成因分析[J]
.经济体制改革,2014(2):140-142.
被引量:2
10
李定,郭建强.
我国银行金融风险的定位与制度性成因[J]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1,3(5):7-8.
被引量:2
经济师
200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