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集约型城镇化道路: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内涵选择——中国农村集约型城镇化道路探讨之三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城镇化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 ,阐释了集约发展是城镇化理论的深刻内涵 ,其城镇化概念中的质量提升、城镇化模式的历史演变、城镇化聚集理论的核心问题基本都是集约发展 ;分析了欠集约发展是当前农村城镇化的突出问题 ,表现为人口欠集约、基础建设欠集约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村集约型城镇化的战略取向。
作者
康就升
机构地区
中共广东省云浮市委党校
出处
《生产力研究》
CSSCI
2004年第1期48-50,共3页
Productivity Research
关键词
城镇化
中国农村
集约型城镇化
分类号
F299.2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3
1
周永亮.小城镇建设热中的冷思考[N].中国市场经济报,2000-12-11.
2
张合建.
小城镇发展必须走出“两难困境”[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1(9):28-29.
被引量:2
3
尹成杰.
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J]
.求是,2003(2):9-11.
被引量:25
共引文献
25
1
何军.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滞后的体制因素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08(3):367-367.
被引量:1
2
姜作培.
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20(5):41-46.
被引量:1
3
姜作培.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几个原则[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4):43-49.
4
姜作培.
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2(6):41-46.
被引量:3
5
姜作培.
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及相应的政策选择[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4(3):77-80.
被引量:1
6
彭慧明,李连刚.
论知识经济对我国审计工作的挑战[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8(6):56-57.
7
吕灵华.
小康目标下的城镇化建设——湖南城镇化战略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25(6):111-114.
被引量:1
8
缪丽华,黄汉权.
小城镇发展的若干问题与对策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06,27(7):66-68.
被引量:9
9
韦廷柒,韦怀远.
当前广西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
.农业经济,2006(9):42-43.
被引量:3
10
韦廷柒.
加快城镇化发展 促进新农村建设[J]
.农业经济,2007(1):13-1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9
1
旷联合.
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探析[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S2):78-82.
被引量:1
2
许建国.
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道路选择[J]
.湖北社会科学,2004(8):49-50.
被引量:1
3
刘洪彬.
制约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商业研究,2004(19):135-137.
被引量:11
4
郭非凡.
加快农村城镇化是解决当前经济问题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J]
.求实,2000(11):45-46.
被引量:1
5
曹玉华.
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城镇化[J]
.理论前沿,2005(5):38-39.
被引量:8
6
吴志军.
农村城镇化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J]
.生产力研究,2005(2):34-35.
被引量:5
7
张耀军.
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制约因素与对策探讨[J]
.生产力研究,2005(5):36-38.
被引量:11
8
陈映.
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6):264-267.
被引量:23
9
王富喜,林炳耀.
发展中心镇:新世纪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现实选择[J]
.山东社会科学,2005(9):140-143.
被引量:11
10
孙正林,范明,尹剑锋.
中国农村城镇化的体制性障碍及对策[J]
.学习与探索,2005(5):221-224.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
1
徐燕兰.
产业集群:西部农村城镇化的依托[J]
.改革与战略,2005,21(3):14-15.
被引量:2
2
颜廷平.
近十年来我国农村城镇化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
.理论与当代,2011(1):12-15.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丁如曦,李富田.
西部小城镇的产业集聚条件分析——甘肃天水10镇情况的调查[J]
.甘肃农业,2010(4):58-60.
被引量:2
2
阎东彬.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问题及原因剖析[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12(1):54-57.
被引量:13
3
刘泽佳,李明贤.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12(4):141-144.
被引量:19
4
阎东彬,王金营.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1):4960-4966.
被引量:21
5
柯艳霞.
城镇化进程中乡土文化的危机与重构[J]
.兰州学刊,2012(11):210-212.
被引量:12
6
冯兵,周怡然.
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J]
.消费导刊,2013(4):15-16.
7
高巍.
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13(17):22-25.
被引量:2
8
余剑平.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层权力腐败问题探析[J]
.魅力中国,2013(19):79-79.
9
高晓燕.
我国县域金融服务对农村城镇化支持力度研究——基于我国东、中、西部33个县域的实证分析[J]
.会计之友,2013(33):4-9.
被引量:5
10
宣超,陈甬军.
“后危机时代”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
.经济问题探索,2014(1):122-126.
被引量:6
1
万鹏龙,杜丽红.
西部地区实现集约型城镇化发展途径[J]
.宏观经济管理,2007(7):50-52.
被引量:1
2
康就升.
现实反差:欠集约发展是当前农村城镇化的突出问题——中国农村集约型城镇化道路探讨之二[J]
.生产力研究,2003(6):14-15.
被引量:1
3
唐爽,邓正琦,王亚飞.
重庆市实现集约型城镇化的构想[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256-11258.
被引量:2
4
阿不都热扎克.铁木尔.
关于城市化和城镇化问题的理性思考[J]
.新疆社会科学,2004(4):12-16.
5
向春玲.
中国特色城镇化的理论探索[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5(5):1-5.
6
朱子顼.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内涵与政策建议[J]
.中国市场,2015(16):153-154.
被引量:2
7
王忠.
集约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以广东丰顺县中心镇为表述对象的实证分析[J]
.南方经济,2005,34(1):48-51.
8
李景国.
集约型城镇化倒逼土地制度改革[J]
.中国报道,2013(3):32-33.
9
姜爱林.
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述评[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2(5):22-25.
被引量:3
10
段新瑜,高源祥.
低碳目标指导下城镇化道路的选择[J]
.商,2014(11):250-252.
被引量:1
生产力研究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