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财会月刊(合订本)》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8,共3页
Finance and Accounting Monthly
同被引文献162
-
1陈宇学.试论盈余管理[J].财会月刊(合订本),2001(14):2-3. 被引量:9
-
2贾剑锋,李淑花,阚亚利.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的差异[J].财会月刊(合订本),2001(14):41-42. 被引量:35
-
3温珂.试析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的盈余管理方式[J].财会月刊(合订本),2001(8):42-42. 被引量:2
-
4邱晔,周歆.刍探债务重组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J].财会月刊(合订本),2001(10):17-18. 被引量:4
-
5朱小平,余谦.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与审计意见类型相关性的实证分析[J].中国会计评论,2003,1(0):29-48. 被引量:43
-
6宁亚平.盈余管理的定义及其意义研究[J].会计研究,2004(9):62-66. 被引量:197
-
7李常青,管连云.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4(19):48-53. 被引量:39
-
8饶艳超,胡奕明.银行信贷中会计信息的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J].会计研究,2005(4):36-41. 被引量:140
-
9张祥建,徐晋.盈余管理、配股融资与上市公司业绩滑坡[J].经济科学,2005(1):56-65. 被引量:54
-
10李现宗,杨红娟.新债务重组准则与盈余管理策略的转变——基于2001年债务重组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检验[J].经济问题探索,2005(5):74-79.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26
-
1彭数学.非效率性盈余管理及其治理[J].学术问题研究,2007,0(2):29-34.
-
2李维安,王新汉,王威.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非经营性收益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4,30(11):126-135. 被引量:52
-
3李维安,王新汉,王威.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5(1):78-85. 被引量:30
-
4许镇松.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主要手段分析[J].大众科技,2006,8(3):130-131. 被引量:1
-
5高永琦,冉茂盛.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与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6(4):99-102. 被引量:7
-
6谢海洋,万勇.2002年深市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6(5):95-98. 被引量:9
-
7张景,傅伟,李莉.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浅探[J].前沿,2006(11):60-62. 被引量:1
-
8张菊香.基于动机视角的盈余管理文献综述[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22(6):60-65. 被引量:20
-
9彭数学.非效率性盈余管理及其治理[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23(2):68-71. 被引量:2
-
10王昌锐.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管制——研究现状与动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6):87-9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54
-
1郭雅瑢.产权性质对关联方交易与审计费用关系的影响分析[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9,0(4):100-102.
-
2吴沁雯.少数股东损益是一种新的盈余管理手段吗?[J].会计与经济研究,2022,36(2):40-55.
-
3刘芸.媒体报道对审计质量影响研究的文献综述[J].经营与管理,2021(4):10-15. 被引量:2
-
4高雷,张杰.QFII持股与公司治理[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10(4):39-46. 被引量:7
-
5李延喜,董文辰.委托代理冲突、公司治理机制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3):1-7. 被引量:6
-
6池兆念.盈余管理动机和现金流量操纵动机的融合与分离[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2,9(4):62-70. 被引量:3
-
7李莉,曲晓辉,肖虹.R&D支出资本化:真实信号传递或盈余管理?[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28(1):60-69. 被引量:26
-
8龙月娥,张军.会计准则变迁、盈余管理与注册会计师鉴证力[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10(2):88-96. 被引量:6
-
9张凯.债务重组的真正意图:“盈余管理”还是“新成长拐点”--基于ST磁卡债务重组的案例分析[J].经济视野,2013(18).
-
10严新忠.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识别模式[J].工业技术经济,2004,23(4):130-132. 被引量:2
-
1文静.不要让高息诱惑了你的钱袋子[J].北京农业(中旬刊),2012(5):42-42.
-
2肖艳霞.浅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的防范对策[J].今日财富,2009(10):34-34.
-
3潘演.论我国银行保险经营方式的选择及法律规范[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10(7):67-68.
-
4莫崇武,谢琳.我国调整福费廷业务的法律规范现状及其完善[J].广西金融研究,2006(11):49-53. 被引量:2
-
5投“基”取巧[J].当代兵团,2011(4):27-27.
-
6王健,赵三志.农发行湖北省分行营业部:一企一策清收不良贷款[J].农村经济与科技(农业产业化),2011(6):57-57.
-
7西雷,孙威龄.如何投“基”取巧?[J].金融经济,2015(8):45-46.
-
8吕伟建.创业板上市的市场准入与准出规范[J].企业经济,2010,29(3):180-182.
-
9毛步峰.次贷危机视角下的信用评级制度完善研究[J].现代商业,2009(14):75-75. 被引量:1
-
10刘云燕,刘胜题.论房地产信托[J].商场现代化,2007(02Z):197-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