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194-195,共2页
Truth Seeking
二级参考文献3
-
1马宇.《所谓“市场经济地位”》.《经济观察报》,2004年6月21日第39版.
-
2爱德华·L·格莱泽,安德烈·施莱弗.《监管型政府的崛起》.《比较》2辑,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第68—69页.
-
3江必新.机遇与挑战[N]人民法院报,2000(003).
共引文献13
-
1李扬,袁伟.TRIPs协议与我国司法审查制度的变革[J].电子知识产权,2005(3):18-21.
-
2王莉花,赵永行.完善行政救济 构建和谐社会[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3):37-39.
-
3朱广宇,李青.WTO与中国行政审判体制相关问题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1):140-143. 被引量:1
-
4国庆.论和谐社会下我国行政救济制度之完善[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4):51-54.
-
5王志鹏.我国依法行政的外国借鉴与实现途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9):30-30.
-
6徐妍.反倾销税税法规制中的权利救济制度研究[J].当代法学,2009,23(5):115-123.
-
7安广实,王文兵.我国政府审计申辩机制构建的意义与保障措施[J].审计月刊,2009(10):7-8.
-
8朱淑娣,周诚.国际经济行政法基本原则:平等保护与正当程序[J].北方法学,2011,5(5):100-108. 被引量:4
-
9李扬,袁伟.TRIPs协议与我国司法审查制度的变革[J].电子知识产权,2011(10):140-143. 被引量:1
-
10李梅连.探索我国行政复议的观念更新和制度完善之路[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3):53-5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34
-
1叶常林,李瑞华.公共权力监督模式的历史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1):15-18. 被引量:5
-
2林莉红.论行政救济的原则[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5(4):26-31. 被引量:24
-
3熊秋红.司法公正与公民的参与[J].法学研究,1999,21(4):47-64. 被引量:81
-
4林莉红.行政救济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1999(1):41-49. 被引量:57
-
5马思涛.行政程序法兴起的原因分析[J].行政法学研究,1999(1):44-49. 被引量:8
-
6北岳.法律权利的定义[J].法学研究,1995,17(3):42-48. 被引量:64
-
7胡发明.论我国的行政救济制度[J].时代法学,2000(3):10-13. 被引量:1
-
8洪进,汤书昆.数字化时代R&D组织的知识管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8):22-24. 被引量:2
-
9万毅.程序法与实体法关系考辨——兼论程序优先理论[J].政法论坛,2003,21(6):101-110. 被引量:33
-
10于华江,吴君茂.论农地征用程序与农民权益保护——从一个案例说起[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4):21-24.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12
-
1蒲方合.中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宅基地权利置换客体研究[J].前沿,2010(1):57-62. 被引量:4
-
2莫晓辉.征收补偿中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2):23-27. 被引量:5
-
3覃睿,田先钰.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价值预算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3):5-9. 被引量:5
-
4李红波,李柏霖,李素敏.西部多民族地区征地冲突治理机制[J].中国土地科学,2013,27(3):17-23. 被引量:13
-
5周龙杰.论土地承包经营权征收独立补偿的实现[J].法学杂志,2013,34(5):54-61. 被引量:9
-
6夏金莱.救济类信访处理行为的原则及方式[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5,27(4):48-54.
-
7卢素冬,王宁泊.征地冲突析:一种学术文献的研究进路[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6,25(6):38-43.
-
8郑晓茹,陈如.征地冲突中农民的“套路式”抗争行为:一个解释的框架[J].湖北社会科学,2017(2):34-39. 被引量:14
-
9卢素冬,王宁泊.国内征地冲突问题研究综述[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7(6):18-23. 被引量:2
-
10郭星华,曹馨方.从农民的心态变迁看征地纠纷的根本化解[J].探索与争鸣,2019(12):104-112. 被引量:3
-
1李配银.如何申请法律援助[J].农村实用技术,2004(3):58-58.
-
2吕凯峰.哪些行政复议申请应当不予受理?[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5(7):25-27.
-
3如何理解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3]5号批复中的“确认”?[J].人民司法,2005(4):110-110.
-
4谢小明.涉药行政处罚案中应注意证据的确凿性[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09,0(7):65-66.
-
5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议案[J].特区法坛,2014,0(10):42-45.
-
6周浩仁.论复议机关作为行政诉讼的共同被告[J].法制与经济,2015,24(5):33-36. 被引量:1
-
7王卫星.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情况的报告——2013年9月28日在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J].政府法制,2013(31):5-7.
-
8声音商标纳入可申请范围[J].决策探索,2014,0(9):5-5.
-
9刘景欣.《行政复议法》的价值取向:保护权利 监督权力[J].当代司法,1999(10):9-10.
-
10陆雅.行政复议中不予受理的法律监督[J].法学杂志,1999,20(4):35-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