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比较优势与比较优势陷阱论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比较优势原则是主流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主线。比较优势原则在备受关注的同时受到责难,比较优势陷阱论便是其一。本文从理论本身、贸易条件和贸易结构三方面分析了比较优势陷阱论的局限性,从实证角度论证我国自实行比较优势战略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从而得出按照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仍是我国必然选择的结论。
作者
韩媛媛
赵金亮
聂元贞
机构地区
兰州商学院经贸学院
出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2期98-102,共5页
Journal of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关键词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陷阱
局限性
分类号
F740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7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1454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15
1
洪银兴.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J]
.经济研究,1997,32(6):20-26.
被引量:500
2
王佃凯.
比较优势陷阱与中国贸易战略选择[J]
.经济评论,2002(2):28-31.
被引量:105
3
高鸿业.比较优势说不应该构成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J].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82,(44).
4
孙文远.
中国水产品产业从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路径选择[J]
.世界经济研究,2005(9):53-57.
被引量:23
5
[5]筱原三代平.产业结构论[M].筑摩书房,1979.
6
[6]巴拉萨.半工业化经济的发展战略[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
7
林毅夫.
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J]
.经济学(季刊),2002,1(2):269-300.
被引量:483
8
张幼文.
论全球规划型发展战略[J]
.国际贸易问题,2002(11):1-5.
被引量:5
9
[9]李容林.动态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均衡与非均衡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10
李辉文.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性质——兼评“比较优势陷阱”[J]
.经济评论,2004(1):42-47.
被引量:65
二级参考文献
67
1
陈雪梅,郭熙保.
贸易条件恶化论述评[J]
.教学与研究,1999(7):51-56.
被引量:14
2
山世英,杨学成.
中国水产品产业的国际地位及对外开放态势评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4,25(7):8-11.
被引量:14
3
王络斋.
我国水产品出口企业必须重点关注的六大问题[J]
.中国渔业经济,2004,22(4):4-4.
被引量:3
4
刘伟,许宪春,蔡志洲.
从长期发展战略看中国经济增长[J]
.管理世界,2004,20(7):6-14.
被引量:17
5
胡德春.
中国淡水产品出口现状及问题[J]
.中国农村经济,2004(7):53-57.
被引量:6
6
曾玉珍,曾祥俊.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提高中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扩大出口的启示[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4(5):25-28.
被引量:4
7
刘志彪,吴福象.
全球化经济中的生产非一体化——基于江苏投入产出表的实证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05(7):12-19.
被引量:54
8
彼得.沃尔,王耀中,肖筱娟.
论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J]
.国外财经,1995(2):22-31.
被引量:9
9
张幼文.
从廉价劳动力优势到稀缺要素优势——论“新开放观”的理论基础[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8.
被引量:58
10
沈利生,王恒.
增加值率下降意味着什么[J]
.经济研究,2006,41(3):59-66.
被引量:168
共引文献
1454
1
汤二子.
沿着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方向解析中国企业出口行为选择[J]
.制度经济学研究,2020(3):177-205.
被引量:5
2
吴杨伟,李晓丹.
论贸易优势理论的当代发展[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0,0(3):3-10.
被引量:3
3
高伟,陶柯,梁奕.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刻内涵、现实逻辑与实施路径[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4):7-18.
被引量:54
4
景光正,房帅.
金融市场化、要素禀赋与出口市场资源配置效率[J]
.上海金融,2022(2):13-27.
被引量:1
5
巫智敏.
运用RCEP关税减让安排和原产地规则服务外贸高质量发展研究——以湛江地区企业为样本[J]
.海关与经贸研究,2022,43(1):14-24.
6
蔡之兵.
区域优势演变、产业地位变迁与差异化发展路径[J]
.求索,2021(4):108-116.
被引量:4
7
熊勇清,徐文.
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选择性”抑或“功能性”政策?[J]
.科研管理,2021,42(6):58-64.
被引量:18
8
侯佳宁.
开启经济内循环:以多技术组合优化产业发展,实现供给侧改革[J]
.中国产经,2020(20):32-34.
9
周文,冯文韬.
经济全球化新趋势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局限性——基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经济学动态,2021(4):27-37.
被引量:26
10
郑洁,付才辉.
企业自生能力与环境污染:新结构经济学视角[J]
.经济评论,2020(1):49-70.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22
1
姜轶嵩,朱喜.
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J]
.管理评论,2004,16(9):57-62.
被引量:27
2
吴玉鸣,徐建华.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J]
.地理科学,2004,24(6):654-659.
被引量:255
3
张明志,王培伟.
福建出口贸易发展与主要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之研究[J]
.亚太经济,2006(3):103-105.
被引量:5
4
迈克尔·波特著 李明轩等译.《国家竞争优势》[M].台湾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第127页.
5
刘婕.云南能源支柱产业优势日益显现.中国矿业网,http://app.chinamining.com.cn/News-paper/E_Mining_News/2009-09-29/1254190094d28769.html.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9网络版),中国统计出版社,http://www.stats.gov.cn/.资料经过整理加工.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网络版),中国统计出版社,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9/indexch.htm.
8
波特 李明中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21.
9
孙建,周兵.
工业技术发展战略选择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基于宏观协整计量经济模型的实证[J]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2):36-40.
被引量:3
10
施炳展,李坤望.
中国贸易结构在改善吗?——基于产品周期理论的分析[J]
.财贸经济,2009,30(2):89-95.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4
1
秦成逊,杨帆,王龙.
经济追赶进程中的优势叠加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
.经济问题探索,2010(10):105-110.
被引量:1
2
杨帆,秦成逊.
云南省经济追赶进程中的优势叠加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11(9):75-76.
3
刘兴旺.
贵州省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对策研究[J]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8(1):15-21.
被引量:2
4
田樱.
福建省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
.福建商学院学报,2017(4):35-4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李杨,刘刚,冯伟杰.
新时期贵州对外开放策略研究[J]
.贵州社会科学,2016(6):124-128.
被引量:4
2
陈俭,宋艳.
贵州出口商品贸易竞争力及贸易结构变迁研究[J]
.铜仁学院学报,2018,20(1):109-115.
3
王斐兰.
福建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研究——改革开放40年的回顾与展望[J]
.福建商学院学报,2018(5):11-17.
被引量:4
4
越大志.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福建省贸易收支的影响[J]
.科技经济市场,2020(2):45-46.
被引量:1
5
郭将,辛宇.
高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对贸易韧性的影响研究[J]
.运筹与模糊学,2024,14(1):180-190.
1
赵爱清.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及方向[J]
.当代财经,2005(6):104-107.
被引量:1
2
周芳文.
技术变革与国际贸易理论发展[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10):52-53.
被引量:2
3
钟永一.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新趋向─—张二震等著《比较国际贸易学》评介[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1997(4):46-48.
4
夏万良.
关于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探讨[J]
.商场现代化,2015,0(2):13-13.
5
周煜.
关于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探讨[J]
.时代金融,2014(10X):16-17.
被引量:1
6
邓秋林,冯益鸣.
简论新贸易理论的形成[J]
.时代经贸(下旬),2006(11):43-44.
7
喻春娇.
国际贸易理论的验证述评[J]
.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4(4):3-7.
被引量:2
8
陈磊.
当今形势下我国动态比较优势的发挥[J]
.市场周刊,2005,18(5):7-8.
9
詹洪华.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对我国外贸政策的启示[J]
.中国市场,2005,0(36):22-23.
被引量:2
10
严姣羽.
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中国的发展前景[J]
.经营管理者,2010(14):177-177.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