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中药的定义与特征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的定义与特征。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归纳总结。结论:中药作为学术概念其内涵明确但外延十分广泛;中药除具有其基本特征外,其在产地、应用、治疗学、药理学上也很有特点。
作者
梁高山
吴文博
机构地区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出处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51-853,共3页
Shaan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中药/命名
分类号
R28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6
参考文献
3
1
凌一撰.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22.
2
曹兰秀,顿宝生.
试从中药配伍的特殊性谈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J]
.陕西中医,2008,29(1):96-98.
被引量:7
3
蒙一纯,丁霞,贲长恩,郭顺根.
由复方中单一组分微小效应引发的对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思考[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2):6-7.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吴华,张兰酮.
毒性中药材及其制剂的药动学研究[J]
.西部药学,2004,1(1):48-50.
被引量:3
2
吴华,张兰桐.
毒性中药材及其制剂的药动学研究概况[J]
.中国药房,2005,16(1):73-74.
被引量:10
3
吴宝剑,吴伟.
中药药动学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6,15(2):128-130.
被引量:11
4
朱学炎 徐振远 张林德.高等效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364.
5
薛燕,中药复方霰弹理论.论中药复方现代研究方法,1996年
6
朱学炎,高等数学,1990年,364页
7
韩国柱.中草药药物动力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3.
8
厉将斌,李海松,张壮.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述评[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6):51-54.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10
1
张霞,艾启俊,孙宝忠,杨艾青,郭丽霞.
中草药提取物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0,31(1):88-90.
被引量:12
2
李继坤,张艳萍,王倩,薛小平,杨秀竹.
大黄与活血、止血药配伍调控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J]
.天津中医药,2010,27(4):322-324.
被引量:2
3
尚伟,王雪松,邹大阳,张状年,廖祥儒,袁静.
清开灵注射液提取物及清开灵注射液与抗生素联合对含blaNDM-1超级细菌的抑菌效果[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4):506-509.
被引量:6
4
魏萌,吴国江,郭永红,程高峰,郝庆红,郭云霞.
14种中草药对肠源性益生菌及出血性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36(2):108-111.
被引量:10
5
陈业高,海丽娜,张曦,胡军.
中药复方的研究进展[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3):70-74.
被引量:8
6
孙浠哲,吴倩倩,马文保,甄晓宇,吕邵娃,郭玉岩.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
.河北中医药学报,2018,33(5):52-55.
被引量:14
7
罗涛.
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现状和研究方向[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1):177-177.
被引量:2
8
秦川霞,黎中恒,黄磊,饶青,宋晶睿,黄裕兵,李艳梅.
泌淋清胶囊对不同白血病细胞株增殖及凋亡的影响[J]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23,48(6):634-639.
9
郭诗韵,邓志灏,李艳,郭雨轩,朱晓新,李玉洁,陈颖,杨庆,孙奕,王娅杰,李琦,蔡维艳,翁小刚.
中药复方配伍科学内涵阐释研究的理论概述[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4,30(23):338-344.
10
胡添欣,卢榜华.
对《中国药典》2000年版中沉香用法用量描述的看法[J]
.中国中药杂志,2003,28(9):894-894.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47
1
赵阿娜,丁万隆.
利用拮抗微生物防治中药材土传病害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7):485-487.
被引量:27
2
史新昌,饶春明,裴德宁,刘兰,韩春梅,赵阳,张翊,王军志.
重组人干扰素-α2a(IFN-α2a)的圆二色谱分析[J]
.药物分析杂志,2005,25(10):1169-1172.
被引量:5
3
郁义鸿.
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J]
.中国工业经济,2005(11):35-42.
被引量:209
4
李剑,杨明,何倩灵,刘泽玉,苏柘童,陈世彬.
论中药产业链的构建[J]
.中草药,2010,41(8):1230-1233.
被引量:29
5
李祺,刘盈.
我国中药产业链问题与成因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6):2214-2216.
被引量:30
6
杨丽玲,余林中.
斑马鱼——一种可用于中药抗炎免疫药理研究的模式生物[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2,28(2):174-177.
被引量:8
7
陈楠楠,秦平伟,尹珺伊,王岩,史同瑞,刘宇,莫岩.
解淀粉芽孢杆菌抗菌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8,30(12):1464-1469.
被引量:33
8
刘天天,王爱平,靳洪涛.
手性药物研发进展与相关指导原则介绍[J]
.药物评价研究,2018,41(12):2362-2368.
被引量:5
9
王远山,王平,胡正嘉.
绿针假单胞菌PL9菌株对烟草疫霉的拮抗作用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2,21(3):248-251.
被引量:44
10
李化.
中药产业链及产品链分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5,17(1):292-295.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4
1
张金邦,程书静,张俊生.
基于产业链视角的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研究[J]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2(2):100-102.
被引量:7
2
程红,严定策,武利庆,王敏.
圆二色光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J]
.药物分析杂志,2021,41(4):559-571.
被引量:7
3
段秀英,马瑞娇,张云,刘可春.
斑马鱼炎症模型及其在中药抗炎领域的应用[J]
.药物评价研究,2021,44(8):1573-1580.
被引量:21
4
郑子桢,李秀娟,周伟,时敏,开国银.
微生物菌剂在药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进展[J]
.浙江农业科学,2024,65(5):1236-124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6
1
余俊光.
产业链视角下秦巴地区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的思考[J]
.当代经济,2018,35(6):56-58.
被引量:1
2
彭斌,贺大州,刘学民,蓝东圣.
北部湾经济区现代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及对策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6):5-7.
被引量:1
3
任思佳,王佳越,王建忠.
中药材产业链研究综述[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0(17):24-25.
被引量:2
4
程红,王玲.
圆二色和拉曼光谱法分析Ⅰ型胶原蛋白二级结构及热变性[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5):31-35.
被引量:6
5
曹语珈,王凯,王子丽,边金焕,安礼友,许舒雯,龚祝南.
多花黄精多糖对斑马鱼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模型的药效学研究[J]
.中草药,2021,52(21):6545-6551.
被引量:20
6
任雪阳,王宇,魏胜利,杨语哲,刘晓云,宋若兰,魏静,单东杰,夏青,折改梅.
“保健功能-中药-中药”关联的石斛保健食品配方规律分析及斑马鱼增强免疫力和缓解体力疲劳功能评价[J]
.中草药,2022,53(8):2435-2448.
被引量:12
7
王茗,李红霞.
蛋白质与配体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方法进展[J]
.广州化工,2022,50(11):18-20.
被引量:1
8
郑博文,王斌雅,肖婉玲,孙亚娟,赵炳天,杨成.
基于蛋白质组学的透明质酸寡聚糖抗炎活性研究及验证[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22,48(14):33-38.
被引量:2
9
王媛,刘伟,付晶园,窦剑军.
基于“钻石”模型的甘肃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J]
.上海商业,2022(8):222-225.
被引量:4
10
王懂帅,王宗梅,袁彩霞,洪霞,尤毅娜,何海宁.
介孔碳固相分散蔬菜中农药残留的前处理方法[J]
.食品工业,2022,43(8):174-179.
被引量:1
1
凌波,gettyimages.
人参:灵气天成岁月蓡[J]
.养生大世界(A版),2011(1):54-56.
2
高翔宇,张春红.
石学敏以人迎为主穴治愈中风后视歧1例[J]
.中医杂志,2012,53(11):914-915.
被引量:3
3
汪炯.
中医的“取象比类”与比喻[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0(2):73-75.
被引量:9
4
汪受传,郁晓维.
中医儿科学学科的学术概念和发展战略探讨[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2):72-74.
被引量:3
5
凌锡森.
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外延及其发展态势分析[J]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2):1-3.
被引量:5
6
王淼.
培补肾精抗衰老[J]
.健康生活,2015,0(9):25-25.
7
林明和,纪立金.
从气分阴阳的角度浅析《金匮》肾气丸[J]
.福建中医药,2005,36(4):51-53.
被引量:3
8
王刚佐.
虚里诊法初识[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89(1):33-35.
被引量:1
9
赵诣,王和鸣.
浅谈学科交叉对促进中医骨伤学科发展的作用[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5,23(1):63-64.
被引量:6
陕西中医
2008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