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z1期14-15,共2页
Journ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二级参考文献7
-
1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北京教育(高教),2002(9):4-6. 被引量:33
-
2王芬芳,张保华,贺漫古.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目标与任务[J].教育与现代化,2000(3):52-55. 被引量:13
-
3宋颖,苏琦,廖力,龙治峰,刘运莲.显微形态实验中心的创建与管理[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1,3(3):235-235. 被引量:3
-
4赵伟,马保华,康敏.高校综合实验室多专业课程调节与技术室建设的探索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1,3(4):310-311. 被引量:3
-
5商立军,刘利兵,陈健康.医学多媒体教室的设备[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2,4(3):235-235. 被引量:1
-
6左铁镛.以素质教育为平台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3(5):11-13. 被引量:25
-
7刘国良.远程网络教学交互性探讨[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3(4):19-22.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212
-
1洪春美.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作家天地,2020(9):73-74.
-
2张静.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动态评估体系的构建——高职高专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建设探讨之评估体系[J].鄂州大学学报,2007,14(6):66-68.
-
3王琳,蔡竟业,刘镰斧,朱学勇,杨远望,饶力.融多种教学法于《通信原理》课程的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S1):80-82. 被引量:7
-
4马凤霞,张展.精品课程网络管理与开发平台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7(20):26-28. 被引量:10
-
5蔡竟业,杨金,柬朱,学勇,管庆.国家精品课程《数字信号处理》的建设与实践[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7(S1):52-54. 被引量:19
-
6邓斌,胡宗清.加快地学教育改革 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J].中国地质教育,2004,13(1):13-15. 被引量:4
-
7陆霞.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初探[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4):72-75.
-
8张晓骏.构建武汉地区高校优秀课程资源共享机制[J].知识经济,2008(6):147-148.
-
9麦艳红,廖雄燕.《自动生产线调试与维护》精品课程实践与探索[J].轻工科技,2011,27(12):145-145. 被引量:2
-
10林常清,王海平.影视教学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的运用[J].南方医学教育,2008(3):8-9.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3
-
1江英,陈国刚,童军茂,刘娅.对加强食品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0(S1):150-151. 被引量:12
-
2刘润进,李敏,原永兵.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几点做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11):38-41. 被引量:24
-
3葛兴,郑燕英,刘京平.《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改革初探[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3,10(B12):58-60. 被引量:26
-
1袁萍,孙军,吴雄文.实验教学精品课程建设[J].基础医学教育,2010,12(S1):48-49. 被引量:1
-
2赵志光,李兴彪,周伶俐,王宗敏.不同教学方法在病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10,24(6):54-55.
-
3金丹,孟繁平,崔逢德,李英信,李芳芳,李红花.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平台,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11,34(1):64-65. 被引量:4
-
4阿依努尔.吾布力卡斯木.谈论病理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6):192-192. 被引量:1
-
5刘新光,梁念慈,周克元,何承伟,侯敢,刘万策,梁统,曲喜英.生物化学精品课程的建设[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4,22(z1):9-10.
-
6《分子影像学杂志》投稿简则[J].分子影像学杂志,2014,37(4):299-299.
-
7《分子影像学杂志》投稿简则[J].分子影像学杂志,2014,37(3):221-221.
-
8徐玉梅,程乐森.医学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认识[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1):64-67. 被引量:3
-
9郭琳,付勤.外科学精品课程的建设[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5,35(1):138-140. 被引量:2
-
10《分子影像学杂志》投稿简则[J].分子影像学杂志,2014,37(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