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草食动物》
2004年第z1期50-52,共3页
China Herbivores
同被引文献12
-
1王东劲,侯冠彧.动物育种方法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8):123-124. 被引量:7
-
2刘芳,邓蓉,刘柳,许大德.世界肉羊业生产及贸易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22(1):49-53. 被引量:8
-
3赵有璋.中国养羊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159-160.
-
4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羊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
5闫江林,陈明辉,代江生,庄德胜.德国美利奴羊生长发育与繁殖特性的观察[J].草食家畜,2008(1):28-29. 被引量:10
-
6郝霞,贾金贵,贾新利.德国美利奴羊和巴美肉羊主要生产性能的比较[J].当代畜禽养殖业,2007,0(10):49-52. 被引量:2
-
7潘爱銮.生物技术与绵山羊育种[J].四川草原,1999(3):46-49. 被引量:8
-
8陈宏.现代生物技术与动物育种[J].黄牛杂志,2000,26(4):1-5. 被引量:22
-
9苏琳,马晓冰,刘树军,袁倩,靳烨.不同月龄巴美肉羊生长发育的研究[J].食品工业,2014,35(4):240-242. 被引量:4
-
10马力,蒋国材,谢立珍,王金贵,陶开其.雅安山羊乳的成分及理化特性研究I化学成分含量及其变化[J].四川畜牧兽医,2000,27(B07):57-58.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16
-
1王军宁,李延华,边伊林,王煜,胡建宏.提高羊繁殖力的途径[J].畜牧兽医杂志,2017,36(2):37-40. 被引量:4
-
2赵春雷,杨子刚,李艳丽.基于价值视角的我国羊绒产业存在问题及营销对策[J].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2017,0(4):39-41.
-
3路婉茹,徐红伟,臧荣鑫,陈兴丽.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绵山羊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8(3):48-52. 被引量:2
-
4谭晓山,王燕,皇甫江云,毛凤显.山羊发情控制技术[J].贵州畜牧兽医,2017,41(6):27-29. 被引量:2
-
5马小明,郎侠,丁伟.宁夏羊产业政策需求与技术需求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8(10):272-273. 被引量:1
-
6奎华,Hoang Minh Thang,曾璐瑶,贾宝瑜,成文敏,郝志强,李鸿辉,赵红业,魏红江,王文,卿玉波.不同年龄二狼山绒山羊耳组织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J].养殖与饲料,2018,17(4):3-7. 被引量:3
-
7姚新荣.提高种羊繁殖力的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35(1):81-82. 被引量:2
-
8吴苏君,王曦,李希,罗惠娣,毛杨毅,贺东昌,周胜花,李春艳,张丽,郭慧慧,薛丽娜,党文庆.不同月龄吕梁黑山羊耳缘成纤维细胞增殖速度影响的研究[J].当代畜牧,2019,0(10):14-17.
-
9马龙,姜怀志,马志华,宋玉贵.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新品种的培育与应用[J].现代畜牧兽医,2020(4):26-33. 被引量:5
-
10马永坚.肉羊遗传育种与繁殖技术发展趋势[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11):34-35. 被引量:4
-
1李延云.生物技术在饲料生产上的应用[J].农村新技术,2008(10):27-29. 被引量:1
-
2李延云.生物技术在饲料生产上的应用[J].农产品加工,2006(9):46-48.
-
3863海洋技术两课题获重要进展[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1(1):46-46.
-
4潘峰,林金洪.林业有害生物在防治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7):116-117. 被引量:6
-
5陈放.从“一地鸡毛”说到动物福利[J].中国检验检疫,2004(4):57-57.
-
6李庄,陈茂鑫.激光技术在果树育种的应用(英文)[J].激光生物学,1993,2(4):360-363. 被引量:1
-
7李婵.智能化养殖对提高猪场效益的影响[J].当代畜牧,2016,45(9Z):36-37.
-
8夏良宙.家禽生产自动化技术[J].禽业科技,1996,12(6):17-19.
-
9万一怒.台湾畜牧产品生产自动化技术简介(续)[J].福建农机,1996(4):22-22.
-
10王泽洲,刘世贵.论畜牧业新技术革命[J].四川畜牧兽医,2001,28(5):9-10.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