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利用地震属性预测河道砂体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区块河道砂体沉积薄、横向变化大、预测难的特点,利用三维地震资料,采取正演分析、统计分析、多参数拟合分析及多属性聚类分析等技术,优选与河道砂体密切相关的地震属性,提取了最佳的储层地球物理表征参数,预测了河道砂体的展布及砂层厚度的变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
关达
张秀容
机构地区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S1期56-58,共3页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For Petroleum
关键词
河道砂体
地震属性
多属性聚类分析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8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60
同被引文献
98
1
赵军.
地震属性技术在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J]
.石油物探,2004,43(S1):67-69.
被引量:25
2
陈刚,全海燕,马敬滨,罗敏学,郭毅.
利用地震多属性分析和波阻抗技术提高叠后反演分辨率[J]
.中国矿业,2012,21(S1):611-612.
被引量:5
3
贾承造,赵文智,邹才能,李明,池英柳,姚逢昌,郑晓东,刘晓,殷积峰.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研究的两项核心技术[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31(3):3-9.
被引量:272
4
吴朝容,段文燊,蒋晓红.
河道砂体识别技术[J]
.石油物探,2003,42(2):204-207.
被引量:23
5
凌云研究组.
地震分辨率极限问题的研究[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4,39(4):435-442.
被引量:77
6
侯伯刚,杨池银,武站国,吴伯福.
地震属性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影响因素[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4,39(5):553-558.
被引量:77
7
王西文.
岩性油气藏的储层预测及评价技术研究[J]
.石油物探,2004,43(6):511-517.
被引量:65
8
张军华,陆文志,王月英,高荣涛,王永刚.
薄层地球物理特征再认识[J]
.石油物探,2004,43(6):541-546.
被引量:31
9
黄小平,杜洪凌,史晓川.
地震相分析在石南21井区沉积相划分中的应用[J]
.新疆石油地质,2004,25(6):671-672.
被引量:18
10
凌云研究组.
储层演化地震分析[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4,39(6):672-678.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9
1
李玉兰,陈国俊,吕成福,王天奇,刘得文,杜贵超.
松辽盆地南部月亮泡地区萨尔图油层Ⅰ砂组沉积微相研究及有利区带预测[J]
.沉积学报,2008,26(2):265-270.
被引量:9
2
朱桂娟,陶庆学,王娟,李雨生,张立宽.
基于最佳时窗刻画技术的河道相储集砂体识别——以港西油田为例[J]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9,32(3):207-210.
被引量:8
3
杨飞,章学刚,张林科.
深水沉积体系内部结构的地震沉积学研究[J]
.石油物探,2012,51(3):292-295.
被引量:5
4
李敏.
基于地震属性的砂砾岩沉积相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2012,9(4):47-48.
5
毕俊凤,顾汉明,刘书会,管晓燕.
河道砂体地震响应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垦东1地区馆陶组上段河道砂为例[J]
.石油物探,2013,52(1):97-103.
被引量:19
6
彭达,尹成,朱永才,赵虎,鲍祥生.
扇三角洲前缘薄互层叠置砂体的敏感属性分析[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5,50(4):714-722.
被引量:14
7
王仲杰,张元,张治民,姜书林,李臻.
薄储层地震预测影响因素分析及研究方向探讨[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4(3):34-39.
被引量:4
8
归平军.
锦58井区盒1段地震属性应用效果分析[J]
.石油化工应用,2019,38(6):77-82.
9
杨希濮,张栋,陈筱,宋来明,黎孟承,刘飞,冯潇飞.
基于地震属性的深水水道型浊积储层砂体展布预测[J]
.海洋地质前沿,2021,37(10):70-7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60
1
王波,齐宇,孙乐,李文兰.
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分流河道砂体叠置样式精细刻画及致密气产能差异分析[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2,33(9):1421-1432.
被引量:8
2
张会卿,赵林丰,彭光艳,燕云.
河流相储集层砂体精细雕刻技术在港东一区的应用[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2(14):158-159.
被引量:1
3
王秀娟,许建红,李恒双.
大庆外围三肇凹陷沉积体系及其对储层质量的控制作用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2010,7(2):32-36.
被引量:1
4
吴海瑞.
松辽盆地乾北地区青三段沉积微相发育特征及其对岩性油藏的控制作用[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1,35(4):8-11.
被引量:6
5
王雅春,郑继明.
宋站南地区扶二组沉积微相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J]
.特种油气藏,2011,18(6):15-17.
被引量:4
6
王长城,施泽进,胡修权,陈浩.
川东南茅口组缝洞型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26(5):1683-1689.
被引量:8
7
王明飞,王荣,高晓鹏,郑文波.
曲流河道宽深计算方法及应用[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2,31(1):31-35.
被引量:2
8
文慧俭,范广平,马世忠,杨成,耿冬云.
大庆萨尔图油田北部萨一油层组沉积微相再认识[J]
.科技导报,2012,30(7):39-43.
被引量:8
9
王月蕾.
基于保幅纯波的多属性模型回归在储层描述中的应用——以准西车排子地区沙一段1砂组为例[J]
.特种油气藏,2013,20(2):48-51.
被引量:3
10
龙隆,杨瑞召,刘颖,尚优优,张凯淞,赵争光.
浅层河道砂体的地震准确识别与精细刻画[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4,33(3):146-150.
被引量:3
1
介伟.
地震属性技术在圈定岩浆侵入煤层范围的应用[J]
.中国煤炭地质,2014,26(9):69-73.
被引量:5
2
何樵登.
储层地球物理的内容和进展[J]
.世界地质,1990,9(2):1-3.
被引量:1
3
李航.
储层预测技术在百色盆地那坤地区滚动勘探中的应用[J]
.中国化工贸易,2012,4(5):52-53.
被引量:1
4
姜勇.
多参数拟合测井曲线环境校正方法研究及应用[J]
.海洋石油,2013,33(3):70-75.
被引量:5
5
邓燕.
我国储层非均质性表征研究评述[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38(23):1-3.
被引量:2
6
刘淑芬,文瑞霞,陈昌旭,王国雷,张冬杰,梁清.
层控垂向多参数拟合变速成图方法研究——以明水绥化地区为例[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27(4):1572-1580.
被引量:4
7
国殿斌,徐怀民,梁国胜,苏惠.
东濮凹陷北部盐间泥岩裂缝储层预测技术研究[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4,21(5):53-56.
被引量:4
8
王丹,贾跃玮,魏水建,郑文波.
新场须四段叠后裂缝综合预测[J]
.物探与化探,2014,38(5):1038-1044.
被引量:6
9
王树昆,陈红汉,徐兴永.
塔巴庙区块下石盒子组盒一段储层岩石成分和成岩作用对物性的影响[J]
.南方油气,2006,19(1):20-23.
被引量:1
10
刘传奇,吕丁友,侯冬梅.
渤海A油田砂体连通性研究[J]
.石油物探,2008,47(3):251-255.
被引量:19
石油物探
2004年 第S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