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歼击机飞行员运用抗荷动作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现代战斗机上的抗荷装备不能完全满足防护需要,歼击机飞行员飞行中由加速度引起的意识丧失(G-induced loss of consciousness,G-LOC)发生率比较高。美国空军飞行员G-LOC的发生率为25%,美国海军飞行员G-LOC的发生率为14%,造成飞行员的空中失能,严重危胁飞行安全。正确的抗荷动作是预防G-LOC的有效措施。为了解我军飞行员对飞行加速度作用的理解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抗荷动作训练,我们进行了有关抗荷动作问题的调查。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包括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在内的歼击机部队飞行员,均为男性,年龄22~45岁,飞行总时间210~3200 h。1.2 方法根据飞行训练大纲中各课目产生加速度的特点和已经进行过的抗荷训练情况拟定问卷,采用多选和问答两种题型,共分10项:①为什么要做抗荷动作,其原理如何?②抗荷动作有几种形式?你采用的是哪种类型?要领是什么?③做抗荷动作的最佳时机及身体的正确姿势?④第一次知道抗荷动作的时间及传授人?⑤是否接受过规范的抗荷动作训练?训练时间、地点?⑥你在飞行中是否有过灰视、黑视?首次发生灰视、黑视时的总飞行时间是多少小时?当时的飞行动作是什么?⑦你...
出处 《航空军医》 2004年第6期251-252,共2页 Flight Surge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31

  • 1张淑霞,国洪章,景百胜,王璇,张利民,尹挂月,高建平,姚振华,陈美蓉,荆茂玲,杨金芳.Q-G动作+GZ防护效果的研究[J].中华航空医学杂志,1990,1(1):6-9. 被引量:2
  • 2罗新林,章志红,李志学.M-3抗荷动作的呼吸循环效应[J].中华航空医学杂志,1995,6(1):21-25. 被引量:7
  • 3陆霞,王璇,颜桂定,姚振华,耿喜臣.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加速度耐力选拔方法和标准的探讨[J].中华航空医学杂志,1995,6(1):14-17. 被引量:20
  • 4耿喜臣,詹长录,颜桂定,陆霞,初旭,张立藩.对不同扩大囊覆盖面积抗荷服的+Gz防护作用的评价[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6,9(5):317-323. 被引量:9
  • 5Lyons TJ, Harding R, Freeman J, et al. G-induced loss of consciousness accidents: USAF experience 1982-1990. Aviat Space Environ Med,1992,63(1): 60-66.
  • 6БугровСА, ЛапаевЭВ, ПономаренкоВА, идр. Проблема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здоровьявавиационноймедицине. Военно-медицинскийжурнал,1993,(1): 61-64.
  • 7Welsh H. Selection and training of MiG-29 and future fighter pilots. AGARD-LS-202,1995,9-2~9-10.
  • 8Gillingham KK. High-G stress and orientational stress: physiologic effects of aerial maneuvering. Aviat Space Environ Med,1988,59(11Pt2),A10-A20.
  • 9AMP Working Group No.14. High G physiological protection training,1990:22-74.AD-A235 181/AGARD-AD-322.
  • 10Khomenko MN, Vartbaronov RA, Migachyov SD. Prognostication of flyer's +GZ tolerance on the base of static mascular strength endurance. Physiologist,1992,35(1 Suppl):S126-S130.

共引文献91

同被引文献162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3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