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互联网舆情形成的特点谈创建立体化网络舆情监控机制
被引量: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舆情日趋复杂,把握互联网舆论阵地的主动权,营造网上舆论宣传的强势将成为我们今后网络监察部门的工作重心。本文分析了当前互联网舆情发展特点,从加强法规制度、技术、队伍建设基础建设、引导与正面回应、加强网络阵地控制、与传统媒体加强配合、地面处理与网络策应相结合等五个方面对建立立体化网络舆情监控机制进行了阐述。
作者
斯进
机构地区
浙江警察学院
出处
《信息网络安全》
2008年第8期59-61,共3页
Netinfo Security
关键词
互联网舆情
特点
监控机制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11
同被引文献
122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36
参考文献
4
1
王丽平,刘大鹏.
开展互联网上舆情控制的方针、对策[J]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1(1):109-112.
被引量:26
2
以科技手段辅助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监测分析——方正智思舆情辅助决策支持系统[J]
.信息化建设,2005(10):50-52.
被引量:16
3
郭乐天.
互联网虚假信息的控制与网络舆情的引导[J]
.新闻记者,2005(2):23-26.
被引量:54
4
杜涛.
网络舆论的演变特征分析[J]
.新闻爱好者,2005(1):37-37.
被引量:26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徐剑梅.
英国政府与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协作[J]
.中国记者,2004(10):13-14.
被引量:17
2
贾亦凡,陈斌,阿仁.
2006年十大假新闻[J]
.新闻记者,2007(1):20-27.
被引量:23
3
(美)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M].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
4
胡健.《信息流量与政治稳定》[EB/OL].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23802.html博客中国,.
5
尚进.《移动博客:从聪明暴民到神经漫游》[EB/OL].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35498.html中国博客,.
6
戴雏·波普诺.《社会学》中译本(上)[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81页.
7
彭兰.《试论网络传播中专业新闻机构的舆论引导功能》[EB/OL].中华传播网,.
8
.艾瑞市场咨询《2003中国网络媒体研究报告》[EB/OL].http://www.iresearch.com.cn/online_media/detail_report,aspid=1648,.
9
谢新洲 王宇.《“沈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3-08/19/content_1033425htm新华网,.
10
李希光.《媒介商业化与新闻幻像化》[EB/OL].http://www.media、tsinghua、edu.cn清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网站,.
共引文献
111
1
龙潭.
浅析我国政府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的建立[J]
.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1).
被引量:1
2
曹树金,陈忆金.
网络舆情信息分析与利用的功能与模型研究[J]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1,1(3):11-19.
被引量:2
3
季丹,谢耘耕.
中国网络舆情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基于CNKI、CSSCI高被引论文观察[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0(4):48-56.
被引量:27
4
柯健.
公安机关网络舆情预警及对策机制探讨[J]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4):10-13.
被引量:15
5
金慧兰.
网络舆情分析对体育管理工作的影响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2014,36(5):10-15.
6
马汇莹.
2005年舆论学研究综述[J]
.新闻知识,2006(4):50-52.
7
袁利民.
网络舆论危机的分析把握与管理引导研究[J]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6(11):15-18.
被引量:23
8
柯健.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公安机关网络舆情预警工作研究[J]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2(4):23-27.
被引量:4
9
唐喜亮,杨军.
2006年舆情研究综述[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9):38-40.
被引量:3
10
穆祥望.
网络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导向功能研究[J]
.情报科学,2007,25(11):1640-1645.
被引量:24
同被引文献
122
1
蒲新微,衡元元.
还权、赋能、归位:群众制度化参与社区治理之路[J]
.南京社会科学,2021(2):68-73.
被引量:33
2
张丽红.
从网络舆情传播的角度谈文化安全[J]
.社科纵横,2007,22(2):129-131.
被引量:15
3
宋宝安,于天琪.
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根源与影响[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50(5):5-11.
被引量:54
4
黄日涵,张莉.
全民网络时代的信息安全[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2(1):86-90.
被引量:4
5
郭乐天.
互联网虚假信息的控制与网络舆情的引导[J]
.新闻记者,2005(2):23-26.
被引量:54
6
王巍.
论“政府回应”的内涵和主导模式转型[J]
.探索,2005(1):56-60.
被引量:23
7
陈水秘.
政府回应的理论分析及启迪[J]
.地方政府管理,2000(11):2-5.
被引量:34
8
黄小勇.
行政的正义——兼对“回应性”概念的阐释[J]
.中国行政管理,2000(12):53-56.
被引量:54
9
周如俊,王天琪.
网络舆情: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J]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5(6):12-15.
被引量:90
10
王丽平,刘大鹏.
开展互联网上舆情控制的方针、对策[J]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1(1):109-112.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13
1
李宁滨,杨勇,王斌彬.
互联网舆情事件可视化分析设计及应用研究[J]
.信息网络安全,2020(S01):48-51.
2
谢晓专.
公安网络舆情搜集机制研究:内容与渠道建设[J]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4(2):33-37.
被引量:12
3
曾润喜.
我国网络舆情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J]
.图书馆学研究,2009(8):2-6.
被引量:85
4
曾旋.
西部欠发达地区公安网络监控工作之探析[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0(4):18-20.
5
阿布都瓦依提.尼亚孜.
浅析维吾尔文网站网络舆情引导和控制[J]
.新闻世界,2010(7):204-205.
被引量:8
6
梁欣.
高校论坛(BBS)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研究[J]
.图书馆学刊,2011,33(10):115-117.
被引量:3
7
徐世甫.
网络舆情:城市公共安全危机的新症候[J]
.南京社会科学,2012(4):64-69.
被引量:13
8
李文娟,杨健.
聊天工具对网络舆情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公共安全,2013(1):100-103.
被引量:3
9
梁春阳.
我国网络舆情及网络舆情危机理论研究综述[J]
.宁夏党校学报,2014,16(2):59-64.
被引量:2
10
姜旭晨.
高校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发生学考察[J]
.新校园(上旬刊),2014,0(4):50-51.
二级引证文献
136
1
封超.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网络舆情治理政策量化分析[J]
.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2021(1):125-145.
被引量:1
2
季丹,谢耘耕.
中国网络舆情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基于CNKI、CSSCI高被引论文观察[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0(4):48-56.
被引量:27
3
宁波市鄞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课题组.
工商网络舆情实证分析与应对机制研究[J]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4(6):66-71.
4
李润华.
网络时代职务犯罪线索发现机制的思索——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J]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0,10(2):32-35.
被引量:1
5
刘方,岳建伟,关茜.
面向农地流转的网络舆情区域风险分析模型[J]
.遥感信息,2015,30(3):124-128.
被引量:2
6
张驰.
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21-27.
被引量:7
7
陈剑锋.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引导与应对[J]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0,8(2):32-35.
被引量:13
8
邢广安.
略论公安机关网络舆情机制的建立及其意义[J]
.衡水学院学报,2010,12(4):98-101.
被引量:2
9
李润华.
关于完善职务犯罪线索收集机制的构想——从网络反腐谈起[J]
.辽宁警专学报,2010,12(5):62-64.
被引量:1
10
姚占雷,许鑫,赵路平.
2005-2009年国内网络舆情文献的计量分析[J]
.现代情报,2010,30(10):174-177.
被引量:11
1
蔡佑林.
建立编辑质量监控机制[J]
.编辑学刊,1997(4):39-40.
2
余应鸿,张学敏.
建立高校科研课题管理中的监控机制探讨[J]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10):80-81.
被引量:6
3
李航.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J]
.现代经济信息,2016,0(13):438-438.
4
陈前.
提升媒体公信力 打造品牌927——楚天交通广播构建监督服务立体化网络的探索与思考[J]
.电视时代,2010(1):44-45.
5
翟新美,潘玉萍.
网络话语权实现与舆情监控机制研究综述[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8(1):79-81.
6
周敏.
管好会计档案 堵塞经营漏洞[J]
.兰台世界(上旬),2004(7):12-13.
7
郭超人.
把《通知》的要求落到实处[J]
.中国记者,1993,0(8):7-8.
8
罗湘明.
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机制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15,6(10):24-24.
9
刘海萍.
试论图书馆的科学决策[J]
.图书馆论坛,2005,25(1):22-24.
被引量:2
10
蒋春岗.
电子文件对档案工作理论体系的挑战及策应[J]
.陕西档案,2007(1):17-18.
信息网络安全
2008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