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动补格受事宾语句的语义类别刍议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将动补格受事宾语句的概念、范围加以界定,对李临定、赫琳关于动补格受事宾语句的类型划分持有异议,提出把动补格受事宾语句划分为六种语义类别的观点。
作者
金枚
机构地区
赤峰学院汉语言文学系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9期79-81,共3页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Chinese Edition
关键词
语法
动补格受事宾语句
语义类别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1
陆俭明.
“VA了”述补结构语义分析[J]
.汉语学习,1990(1):1-6.
被引量:96
2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
4
刘探宙.
一元非作格动词带宾语现象[J]
.中国语文,2009(2):110-119.
被引量:86
5
陆俭明.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3):1-8.
被引量:113
6
陈巧云.
动词做结果补语情况探析[J]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4(3):39-42.
被引量:5
7
杨惠元.
强化词语教学,淡化句法教学——也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1):37-43.
被引量:81
8
杨德峰.
初级汉语教材语法点确定、编排中存在的问题──兼议语法点确定、编排的原则[J]
.世界汉语教学,2001,15(2):81-88.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2
1
汤景鑫.
“N1+V1V2+N2”结构产生“致使”义的制约条件[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9(10):46-48.
2
金枚.
对外汉语语法的课堂教学原则阐释[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15):217-219.
1
金枚.
一组同义句式的语篇分析[J]
.中国民族博览,2015,0(9):105-106.
2
加晓昕,闫伟.
述补格关系的检测及动偏补正质疑[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19(1):63-66.
3
石卫东.
关于格助词‘を’[J]
.日语学习与研究,1993(4):76-78.
4
秦礼君.
日语补格助词与汉语介词[J]
.日语学习与研究,1993(1):36-38.
5
罗敬仁.
格助词“かろ”用法拾零[J]
.日语学习与研究,1992(2):22-26.
6
刘耀武.
论日语助词(中)[J]
.日语学习与研究,1993(1):8-14.
7
周春霞.
相互动作行为句式“SがV+あう”研究[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3(2):25-30.
8
李小华.
论汉语能性“得”字的后置[J]
.汉语学报,2007(2):85-94.
被引量:11
9
李临定.
究竟哪个“补”哪个?——“动补”格关系再议[J]
.汉语学习,1984(2):1-10.
被引量:45
10
薛红.
后项虚化的动补格[J]
.汉语学习,1985(4):4-5.
被引量:16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