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唐代弱水西山羁縻部族探考
被引量:
11
Research into the 'Ruo-shui Xishan' Tribe in Tang's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今四川西北岷江、大渡河上游地区,曾被称为“弱水西山”,是唐朝与吐蕃长期争夺之地,本文所要探考的,主要是唐前期和唐中期该地区实行羁縻府州及都护府统治时期的部族分布及其社会经济、文化及人口发展情况,认为唐代中后期的“西山八国”,基本上是由唐前期弱水西山六十八羁縻州部族所建,他们是现代嘉绒藏族的先民。
作者
郭声波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古籍所
出处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37,共10页
China Tibetology
关键词
弱水西山
羁縻部族
西山八国
嘉绒藏族
分类号
K280.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156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46
参考文献
2
1
史林.
唐代白狗羌探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14(3):38-44.
被引量:3
2
李绍明.
唐代西山诸羌考略[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1):83-95.
被引量:42
共引文献
42
1
李锦,降央松姆.
木雅地区社会组织“居巴”的开放性与各民族交融的社会基础[J]
.中国藏学,2023(4):1-10.
被引量:1
2
石硕,邹立波.
康藏史研究综述[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4):67-72.
被引量:8
3
李绍明.
康南石板墓族属初探——兼论纳西族的族源[J]
.思想战线,1981,7(6):70-76.
被引量:22
4
刘光坤.
藏缅语族中的羌语支试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10(3):31-38.
被引量:7
5
李敬洵.
七至九世纪川西高原部族考[J]
.中国藏学,1989(1):118-135.
被引量:7
6
刘复生.
族群问题三议——以藏彝走廊民族为例[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05-111.
被引量:3
7
赵锡功.
商业银行个人银行业务发展探讨[J]
.济南金融,2005(9):42-43.
8
李绍明.
羌族历史文化三题——以四川理县桃坪羌乡为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4):1-4.
被引量:11
9
石硕.
汶川地震灾区:岷江上游的人文背景与民族特点——兼论岷江上游区域灾后重建过程中对羌文化的保护[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9):5-10.
被引量:18
10
蒋彬,张原.
羌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19-24.
被引量:44
同被引文献
156
1
金滢坤.
吐蕃统治敦煌的财政职官体系──兼论吐蕃对敦煌农业的经营[J]
.敦煌研究,1999(2):84-91.
被引量:7
2
杨宗亮.
元明清时期滇桂通道及其历史作用[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2):75-78.
被引量:6
3
郭声波.
“岷江西山九州”考──唐贞观十三年政区考辨(五)[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13(2):41-59.
被引量:12
4
李绍明.
唐代西山诸羌考略[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1):83-95.
被引量:42
5
贾二强.
唐永王李璘起兵事发微[J]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0(1):83-88.
被引量:20
6
张云.
论吐蕃与党项的民族融合[J]
.西北民族研究,1988(2):49-61.
被引量:13
7
黄显铭.
文成公主入藏路线再探[J]
.西藏研究,1984(1):80-83.
被引量:11
8
李家瑞.
清代川西北藏族地区的土屯制与屯田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5(4):48-52.
被引量:4
9
刘复生.
岷江上游宋代的羌族羁縻州[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7,7(1):15-23.
被引量:12
10
谢重光.
吐蕃占领期与归义军时期的敦煌僧官制度[J]
.敦煌研究,1991(3):52-61.
被引量:31
引证文献
11
1
吕变庭,王阔.
论东女国的经济生活[J]
.青海民族研究,2010,21(2):98-105.
2
杨铭.
试论唐代西北诸族的“吐蕃化”及其历史影响[J]
.民族研究,2010(4):75-83.
被引量:29
3
张永帅.
近十年西南历史地理研究进展[J]
.文山学院学报,2012,25(5):48-53.
被引量:2
4
丹增金巴.
“东女国之争”与边界和边缘化问题——来自川藏边界的个案研究[J]
.开放时代,2012(11):147-158.
被引量:5
5
叶健.
试论唐朝对剑南道羌人的治理[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1(2):13-18.
6
陈学义,陈卓玲.
隋、唐时期的“千碉”地望初探[J]
.市场观察,2018,0(11):32-35.
7
陈乐保.
唐肃代时期剑南道政治地理研究(757—767)——以东西两川的分合为中心[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57-67.
被引量:5
8
曾现江.
嘉绒藏族地区的旧方志编纂[J]
.西藏研究,2017(1):29-35.
被引量:1
9
李磊鑫.
宋代西川边缘社会考察--兼论岷江西山地区控扼态势之形成[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0,35(3):77-82.
10
郭声波,李培生.
北宋茂属十七羁縻州地望考[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0,35(3):148-15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6
1
李志鹏.
“唐蕃古道”甘肃段线路考察与再探[J]
.藏学学刊,2022(2):65-77.
2
蔡艺源,沙武田.
武周时期沙州保卫战的图像记忆——以莫高窟第332窟“八王分舍利图”为中心[J]
.形象史学,2024(1):145-165.
3
王思思,刁培俊.
作为一种学术方法的西南中国边疆:《边境上的中国:11世纪以来广西中越边境地区的历史与记忆》评介[J]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22(2):273-284.
4
孙杰.
吐谷浑木棺装饰图像多元文化考论[J]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2(2):336-349.
5
孙杰.
青海海西吐蕃棺板画“山”字形冠人物考[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4(3):71-77.
6
阿旺嘉措,润泽.
国内学界关于"巴尔蒂斯坦"研究综述[J]
.中国民族学,2018(1):170-183.
7
杨富学,樊丽沙.
新世纪初国内敦煌吐蕃历史文化研究述要[J]
.西夏研究,2012(1):98-112.
被引量:2
8
杨富学,樊丽沙.
新世纪初国内敦煌吐蕃历史文化研究述要[J]
.甘肃民族研究,2012(3):17-29.
9
王东.
吐蕃移民与唐宋之际河陇社会文化变迁[J]
.敦煌学辑刊,2012(4):27-39.
被引量:2
10
崔明德.
对中国民族关系的十点认识[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6(3):67-77.
被引量:16
1
郭声波.
唐弱水西山羁縻州及保宁都护府考[J]
.中国史研究,1999(4):81-92.
被引量:29
2
周伟洲.
《杨文思墓志》与北朝民族及民族关系[J]
.西北民族论丛,2016(2):38-52.
被引量:1
3
张宗福,张晓英.
略论杜甫《西山三首》[J]
.杜甫研究学刊,2012(1):9-15.
被引量:2
4
郭声波.
唐宋雅州边外羁縻州部族探考[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15(4):49-64.
被引量:4
5
郭声波.
“积石雪山十一州”考——唐贞观十三年政区考辨(四)[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13(1):179-184.
被引量:3
6
王庭福,罗萍.
南宋神臂城遗址[J]
.四川文物,1993(1):35-37.
被引量:7
7
陈汛舟.
略论历史上川西北地区的藏汉贸易[J]
.中国藏学,1990(3):71-80.
被引量:3
8
胡昭曦.
论汉晋的氐羌和隋唐以后的羌族[J]
.历史研究,1963(2):153-170.
被引量:10
9
封培定.
九寨沟余韵[J]
.当代矿工,1997,0(2):40-41.
10
罗胜利.
北川明代军事设施关、堡、墩初探[J]
.四川文物,2000(6):61-64.
被引量:1
中国藏学
200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