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南水北调东线湖泊湿地保护探讨
被引量:
2
Lake marsh protection for east line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简要介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概况,对作为该工程调蓄湖泊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及东平湖进行湿地生态环境调查与现状评价,并进行湿地水环境现状评价,进行调水对调蓄湖泊湿地影响的预测评价,探讨调蓄湖泊湿地的保护措施.
作者
万一
魏继东
唐涌源
余达水
杨国钰
机构地区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出处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4-19,共6页
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湖泊湿地
环境影响评价
湿地保护
措施
分类号
TV212.3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X82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8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93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2
1
庞清江.
东平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及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研究[J]
.水资源保护,2001,17(2):38-41.
被引量:11
2
俞孔坚,李迪华,李伟.
论大运河区域生态基础设施战略和实施途径[J]
.地理科学进展,2004,23(1):1-12.
被引量:84
二级参考文献
38
1
俞孔坚.
景观生态战略点识别方法与理论地理学的表面模型[J]
.地理学报,1998,53(B12):11-18.
被引量:138
2
俞澄生.
南水北调的资源、环境和社会效应[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4,3(3):265-270.
被引量:9
3
阎占元,刘荷芬,侯怀恩.
中线南水北调概况与区域发展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1995,14(4):58-61.
被引量:8
4
庞清江.
大汶河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研究[J]
.水资源保护,1996,13(3):43-47.
被引量:16
5
傅肃性,张崇厚,曹桂发,李发祥.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与区域持续发展[J]
.地理译报,1997,16(2):32-38.
被引量:8
6
Steinitz C 黄国平译.景观规划-思想发展史, 2001年在北京大学的讲演[J].中国园林,2001,(5):92-95.
7
姚汉源.京杭大运河史[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1~5.
8
吕宪国,黄锡畴.
我国湿地研究进展——献给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成立40周年[J]
.地理科学,1998,18(4):293-293.
被引量:121
9
王庆,陈吉余.
淮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8,7(4):378-384.
被引量:11
10
左东启.
论湿地研究与中国水利——迎 1999 年“世界湿地日”[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9,19(1):14-21.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93
1
冷爱国,2孔祥利,杜守建,郑灿强.
南水北调东线促进济宁市区污水资源化利用[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12):69-71.
被引量:1
2
俞孔坚,李伟,李迪华,李春波,黄刚,刘海龙.
快速城市化地区遗产廊道适宜性分析方法探讨——以台州市为例[J]
.地理研究,2005,24(1):69-76.
被引量:146
3
于少鹏,孙广友,孙雅萍,万忠娟,王海霞.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湖沼湿地生态环境特征及退化分析[J]
.资源科学,2005,27(2):121-127.
被引量:11
4
刘玉年,万一,徐亚东.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水质分析[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3):264-268.
被引量:12
5
王一平.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9):40-42.
6
刘海龙,李迪华,韩西丽.
生态基础设施概念及其研究进展综述[J]
.城市规划,2005,29(9):70-75.
被引量:104
7
林惠清.
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目标与途径[J]
.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5,14(4):27-29.
8
方淑波,肖笃宁,安树青.
基于土地利用分析的兰州市城市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12):2284-2290.
被引量:56
9
朱伟,张兰芳,操家顺,万蕾,梅新敏.
水污染对菹草及伊乐藻生长的影响[J]
.水资源保护,2006,22(3):36-39.
被引量:19
10
中国普天与诺基亚签署建立合资公司合同共同研发生产3G移动通信网络产品及解决方案[J]
.通信世界,2005(38B):72-72.
同被引文献
7
1
于伟东.
2000年南水北调东线水质研究[J]
.海河水利,1995(2):38-41.
被引量:1
2
王庆,陈吉余.
淮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8,7(4):378-384.
被引量:11
3
刘德文,何杉.
南水北调东线(黄河以北)水质预测及保护对策研究[J]
.水资源保护,1995,12(2):6-11.
被引量:2
4
陈冬青,孟凡朋,陈岩.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水质保证的措施探讨[J]
.山东环境,2002(3):28-30.
被引量:1
5
庞煜,龙腾锐,尘峰,高旭,翟俊,张玉兆.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沿线水污染现状调查与分析[J]
.给水排水,2002,28(8):18-20.
被引量:8
6
刘洪林,邢文洁,王素芬,于志强,刘丽萍.
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干线南四湖水环境质量研究[J]
.水文,2003,23(4):49-51.
被引量:11
7
俞孔坚,李迪华,李伟.
论大运河区域生态基础设施战略和实施途径[J]
.地理科学进展,2004,23(1):1-12.
被引量:84
引证文献
2
1
刘玉年,万一,徐亚东.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水质分析[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3):264-268.
被引量:12
2
李玉前.
南水北调东线大运河徐州段水环境质量评价[J]
.江苏煤炭,2004(2):63-65.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白晓龙,何康林,李向东.
京杭运河(苏北段)污染状况分析[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5):456-457.
被引量:2
2
李俊玲,钱自立.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水环境问题及其对策[J]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7,13(3):180-182.
被引量:5
3
李书恒,郭伟.
京杭大运河的功能与苏北运河段的发展利用[J]
.第四纪研究,2007,27(5):861-869.
被引量:13
4
李峰,曾光明,宋建军,董来启,习兴梅.
南四湖鱼类群落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响应[J]
.河南科学,2008,26(4):467-471.
被引量:3
5
唐莉华,张思聪,吕贤弼,刘铭环.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淮河流域段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估算[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27(4):1437-1441.
被引量:6
6
翟雯,王昊,李永顺,焦璀玲,刘晓娜.
水质监测管理系统建设研究--以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山东段沿线为例[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9,7(6):191-193.
被引量:4
7
南朝,冯民权,闫慧荣,范术芳.
调水对汾河下游水环境的影响[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0,31(1):21-25.
被引量:6
8
屈宇飞,王慧敏.
南水北调供水区水污染治理策略选择的演化博弈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12,28(5):58-62.
被引量:5
9
宋亚净,刘立华,石兆英,李洪晶,张巧玲,赵伟.
长距离调水对沿线及受纳水体水环境的影响[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2,10(3):98-102.
被引量:5
10
郭鹏,吴培任,任静.
南水北调东线主要污染物入河量历年变化分析[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3,11(6):62-66.
被引量:5
1
陆海霞.
浅谈湿地的保护和利用[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8,31(4):30-31.
被引量:2
2
金春久,赵峰,孟庆红,董文.
湿地在松花江流域防洪抗旱中的作用及保护措施初探[J]
.水资源保护,1999,15(4):3-4.
被引量:2
3
杜华明.
我国湿地水环境研究进展[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26(6):9-11.
4
张良.
衡水湖湿地生态护岸的选择[J]
.现代农村科技,2015(7):78-79.
被引量:2
5
庄桂文,贾志国.
浅谈查干湖湿地的保护措施[J]
.吉林水利,2005(4):6-7.
被引量:2
6
宋秀瑜.
北京市密云水库调节池湿地保护措施探讨[J]
.湿地科学与管理,2009,5(4):30-32.
7
俞马路.
福州尧沙洲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初探[J]
.林业勘查设计,2016,0(2):32-34.
8
韩少卿,刘燕,刘波.
大山包湿地水环境评价研究[J]
.商,2013(13):385-386.
9
李丽娇,陈小茹.
广州海珠湿地二期水系整治实例分析[J]
.广东水利水电,2015(12):55-58.
被引量:5
10
王学金,郅兴桥,万鹏,王华.
黄河三角洲湿地利用与影响因素分析[J]
.人民黄河,2004,26(10):10-11.
被引量:12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 第z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