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12
-
1张轶.清水混凝土的发展与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2005,3(1):62-64. 被引量:16
-
2张轶.清水混凝土的发展与应用[J].中国建材,2005(4):39-41. 被引量:53
-
3李强,李辛民,孟闻远,黄道远,王庆伟.我国清水混凝土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建筑技术,2007,38(1):6-8. 被引量:97
-
4徐飞.高层建筑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07,4(31):39-39. 被引量:2
-
5张建雄,缪昌文,刘加平,刘建忠.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J].混凝土,2008(1):95-97. 被引量:43
-
6郑立新.清水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08,15(1):46-48. 被引量:24
-
7陈嘉乐.浅谈清水混凝土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8,5(13):71-71. 被引量:8
-
8安藤忠雄,许懋彦,白林.光·材料·空间[J].世界建筑,2001(2):31-35. 被引量:18
-
9周红波,孙金科.清水混凝土的质量标准与控制[J].建筑技术,2001,32(9):594-595. 被引量:24
-
10陈钰锐.土建施工中的清水混凝土技术的应用解析[J].门窗,2016(12):234-23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6
-
1李林洁.浅谈清水混凝土的推广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36):168-168. 被引量:3
-
2杨国庆.浅谈清水混凝土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7(8):71-71. 被引量:3
-
3吴燕才.分析如何搞好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质量控制[J].才智,2011,0(23):35-35. 被引量:1
-
4苑亮,万里.C50海工清水混凝土配制技术研究[J].建材世界,2018,39(4):22-24. 被引量:1
-
5阳俊,沈杰.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岛体立柱C50海工清水混凝土配制技术研究[J].广东建材,2018,34(7):12-14. 被引量:2
-
6时洪健.试析土建施工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国科技纵横,2019,0(18):137-138.
二级引证文献10
-
1李云法,高海英.浅析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城市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8(28):21-22. 被引量:5
-
2龚万林.浅析市政桥梁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国电子商务,2014(19):221-221.
-
3李福.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民营科技,2015(12):173-173. 被引量:1
-
4朱育宏,李辉,刘芳明.地下厂房饰面免装修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J].水利水电施工,2017,0(2):50-53.
-
5张浩.C35水下海工混凝土配制技术[J].四川水泥,2019(1):24-24. 被引量:1
-
6肖露笛.清水混凝土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20,0(5):7-8.
-
7郭军杰.浅谈房屋建筑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筑与装饰,2020(19):181-181.
-
8刘伟,张君韬,谷坤鹏.矿物掺合料对高耐久性清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新型建筑材料,2021,48(9):46-49. 被引量:11
-
9宋泽鹏,陆春华,郑玉龙,蔡启明,张菊连.掺硅灰混凝土抗压强度理论分析及计算模型[J].混凝土,2022(9):89-92. 被引量:5
-
10王文艺.试论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上旬),2016,0(15):20-21. 被引量:3
-
1王锋.浅谈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J].中国科技博览,2012(37):86-86.
-
2李俊娜,刘庆亚,钱国强.水工砼表面质量控制[J].河南建材,2009(5):45-45.
-
3卻汉生,邹振华,叶朝卫,文俊强.原材料变化对商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概述[J].商品混凝土,2015(6):73-74.
-
4李攸.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通病及预防分析[J].山西建筑,2013,39(19):82-83.
-
5赵可宾,刘春燕.论土建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J].现代装饰(理论),2013(2):55-55. 被引量:1
-
6杨鼎宜,曹建华.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保温隔热现状及改进措施[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97(4):48-51. 被引量:6
-
7区德健.如何控制柱(墙)层间接头或模板接缝处蜂窝、麻面、露筋[J].科技风,2014(14):155-155.
-
8陈杰,魏勇.混凝土施工缝的留设及问题处理[J].科技信息,2008(25). 被引量:2
-
9郭建勇.现浇钢筋混凝土斜坡屋面渗漏的原因及预防[J].山西建筑,2015,41(8):118-119.
-
10张小丽.混凝土施工缝的留设及问题处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22):290-291.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