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无公害防治云斑天牛幼虫试验初报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于云斑天牛幼龄幼虫期用线虫稀释液和灭幼脲注射虫道 ,12天后防治效果可达 95 %以上 ,此法无药害、无污染 。
作者
王贞文
宋呈祥
王韶林
机构地区
章丘市曹范镇林业站
济南市林业局森保站
出处
《山东林业科技》
2001年第S1期47-,共1页
Journal of Shando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云斑天牛
无公害
线虫
白条天牛
蠕虫
幼虫
灭幼脲Ⅲ号
分类号
S482.3 [农业科学—农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2
同被引文献
51
1
罗治建,陈京元,吴高云,丁次平,梅爱华,罗选金,肖德林.
“绿色威雷”保护性防治杨树云斑天牛试验研究[J]
.湖北林业科技,2004,33(C00):66-69.
被引量:3
2
刁志娥,丁福波.
云斑天牛在白蜡树上的发生与防治研究[J]
.华东昆虫学报,2004,13(2):49-52.
被引量:22
3
李东鸿.
熏杀毒签防治云斑天牛试验[J]
.陕西农业科学,1993,39(1):26-26.
被引量:8
4
闫卫明,柴洲泮,葛红霞.
黄斑星天牛危险性分析和风险性管理[J]
.甘肃科技,2005,21(1):170-171.
被引量:7
5
钱范俊,杜夕生,杨天军.
菊酯油剂点涂产卵刻槽防治云斑天牛[J]
.林业科技开发,1994,8(4):34-34.
被引量:4
6
钱范俊,杜夕生,梅爱华,叶中亚,袁俊杰.
云斑天牛成虫在杨树林带中扩散特性的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8(1):21-25.
被引量:19
7
刘海军,骆有庆,温俊宝,张志明,冯继华,陶万强.
北京地区红脂大小蠹、美国白蛾和锈色粒肩天牛风险评价[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27(2):81-87.
被引量:30
8
夏剑萍,戴均华,刘立德,胡兴宜.
云斑天牛研究进展[J]
.湖北林业科技,2005,34(2):42-44.
被引量:15
9
胡斌.
云斑天牛在酉阳县杨树上的发生及防治[J]
.植物医生,2005,18(3):24-25.
被引量:6
10
陈宝强.
云斑天牛在核桃树上的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J]
.山西林业科技,2005,34(2):38-38.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
1
李建庆,肖兴翠,李春庆,梅增霞.
云斑天牛对杨树、核桃、白蜡的危害及防治对策[J]
.滨州学院学报,2008,24(3):27-31.
被引量:16
2
李建庆,杨忠岐,梅增霞,张雅林.
云斑天牛的风险分析及其防控对策[J]
.林业科学研究,2009,22(1):148-153.
被引量:48
3
张智涛,李建庆,梅增霞.
云斑天牛综合防治技术[J]
.现代园艺,2017,40(17):160-16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62
1
李延升,付可聪,梅增霞,李建庆.
黄河三角洲地区不同林分云斑白条天牛的空间分布特点[J]
.中国农学通报,2020(22):106-110.
被引量:1
2
夏永刚,张玉荣,钟武洪,周刚,廖正乾.
云斑天牛防控措施研究进展[J]
.湖南林业科技,2009,36(5):54-56.
被引量:3
3
徐天,嵇保中,张琼岛,汪洪江,巨云为,钟方华.
三清山高海拔栎林云斑白条天牛危害调查[J]
.中国森林病虫,2010,29(5):23-25.
被引量:4
4
武亚敬.
我国天牛类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
.中国林副特产,2010(5):87-90.
被引量:1
5
杨桦,杨伟,杨茂发,杨春平,杨令国,徐唐鑫科.
法国冬青和光皮桦挥发物日节律及云斑天牛的触角电位反应[J]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2):357-363.
被引量:10
6
杨桦,杨伟,杨茂发,杨春平,潘武全,冯波.
云斑天牛的交配产卵行为[J]
.林业科学,2011,47(6):88-92.
被引量:12
7
王永祥,胡可青,朱静云,李龙,赵新翔.
麻栎类蛀干害虫发生危害与环境的相关性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7):176-176.
被引量:4
8
杨桦,杨伟,杨春平,杨茂发,朱天辉,黄琼,潘武全.
学习经历对川硬皮肿腿蜂寄生云斑天牛幼虫的影响[J]
.林业科学,2011,47(8):95-101.
被引量:13
9
杨春平,杨伟,杨桦,杨远亮,王保新,林森.
云斑天牛头部不同感觉器官对交配产卵行为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1,29(4):495-498.
被引量:5
10
刘晓琳,许静杨,刘宝生,徐维红,胡霞,张立强,白义川,谷希树.
天津市林木主要蛀干害虫种类及为害特征[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1):160-162.
被引量:6
1
钟慧.
云斑天牛防治效果试验[J]
.中国林副特产,2016(5):38-39.
2
李建庆,梅增霞,杨忠岐,董波涛.
白僵菌代谢物对杨树云斑天牛毒性生物测定方法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630-631.
被引量:6
3
俞云祥,徐任余,陆贤明.
6种化学农药防治云斑天牛幼虫试验[J]
.生物灾害科学,1999,34(2):25-26.
被引量:2
4
曹蔚.
云斑车蝗核型和C-带的研究[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8(2):23-25.
被引量:2
5
王丽萍.
粤糖57/423远缘杂交后代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鉴定研究[J]
.甘蔗糖业,2000,29(3):22-25.
被引量:4
6
樊天林.
木本药材蛀干害虫防治新法[J]
.农家参谋,2002(6).
7
刘波,Holl.,DW.
大麦云纹斑病菌中抗多菌灵乙霉威株系及其抗药性对致病性作用的…[J]
.植物病理学报,1996,26(3):211-215.
被引量:2
8
付甫永,路纪芳,展茂魁,司徒春南,王健,王安良.
云斑天牛天敌花绒寄甲成虫人工饲料的选配[J]
.湖北农业科学,2016,55(22):5839-5840.
被引量:2
9
黄火金,凌兴礼,张祥勇,汪勤农,吴吉.
十一种梨果专用袋对翠冠梨果实外观色泽的影响[J]
.中国南方果树,2005,34(2):65-66.
被引量:8
10
陈贤群,刘奇志,曹景富,魏太阳,施艳,郭蕾.
两种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核桃云斑天牛田间效果评价[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6,32(4):456-461.
被引量:9
山东林业科技
2001年 第S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