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发挥玉米经济优势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被引量:
12
Developing corn superiority in economic effect and promoting regulating in farming planting 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提出确立玉米在饲料中的地位 ,把已有 70 %~ 80 %供饲料用玉米从“粮食”作物划归“饲料”作物 ,重视饲料玉米的发展 ,树立质量型玉米发展战略 ,按照玉米粮食、饲料、经济作物比例按需分流 ,开展品质育种、分区分类种植 ,满足市场对玉米作为饲料、加工利用原料和食用的需求 。
作者
薛吉全
任建宏
机构地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榆林高等农林专科学校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01年第5期35-38,共4页
Shaanx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玉米
饲用玉米
农业结构
分类号
F32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9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05
同被引文献
79
1
刘克礼,高聚林,吕淑果,崔文芳,李伟,刘文,宋瑞勇.
不同类型玉米饲用栽培物质生产特性研究[J]
.玉米科学,2004,12(z2):41-44.
被引量:39
2
薛吉全,马国胜,路海东.
重视饲用玉米发展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J]
.玉米科学,2004,12(z2):122-124.
被引量:36
3
张吉旺,王空军,胡昌浩.
收获期对玉米饲用营养价值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0,8(z1):33-35.
被引量:51
4
路海东,薛吉全,马国胜,邰书静.
不同类型饲用玉米高产栽培密度研究[J]
.玉米科学,2005,13(z1):124-127.
被引量:23
5
张宣.
测定植酸含量的流动注射分析法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995,20(3):177-179.
被引量:1
6
蔡晓妍,章建新,崔淑华,陈冰.
氮磷肥对复播青贮玉米产量和饲用营养品质的影响[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4,27(2):33-35.
被引量:30
7
李海元,王洪楷,迟艳,朱景才.
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前景广阔[J]
.吉林畜牧兽医,2004,26(9):55-55.
被引量:13
8
吕新,白萍,张伟,朱玉.
不同播期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及分析[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4):285-288.
被引量:68
9
许崇香,左淑珍,王红霞.
我国玉米生产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
.现代化农业,2004(9):14-15.
被引量:8
10
任学良,舒庆尧.
低植酸作物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核农学报,2004,18(6):438-442.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12
1
薛吉全,马国胜,路海东.
重视饲用玉米发展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J]
.玉米科学,2004,12(z2):122-124.
被引量:36
2
桂林国,王世荣,赵天成.
玉米在红寺堡灌区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及发展对策[J]
.陕西农业科学,2002,48(4):25-26.
被引量:2
3
路海东,薛吉全,马国胜.
饲用型玉米陕单8806高产栽培密度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6):202-203.
被引量:3
4
李立军,刘景辉,焦立新,郭顺美,庞云.
不同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光合性能指标变化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2006,15(5):52-56.
被引量:9
5
胡文河,宋红凯,吴春胜,孙明春,张丹.
密度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8,16(6):100-102.
被引量:21
6
于明礼,王燕,刘少坤,贾春兰.
氮素对不同类型饲用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09,41(4):57-60.
被引量:13
7
卞芬茹,高小宽,黄亚群,马文奇.
不同玉米品种子粒植酸磷及其他形态磷含量的相关性研究[J]
.玉米科学,2009,17(6):15-19.
被引量:4
8
胡文河,张丹,宋红凯,张吉选,陈喜凤,吴春胜.
不同施氮量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4):102-104.
被引量:5
9
李婧实,韩金玲,张敏,李彦生.
播期对饲用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7):4026-4028.
被引量:6
10
马涌,郭建文,阎昊,袁斌,侯旭东.
新形势下山西省特用玉米发展趋势的思考[J]
.中国种业,2017(8):28-3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05
1
赵准,李剑,宋瑞娇,郭岩,令江瑞,齐军仓.
不同种植密度对大麦产量和青贮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20(1):110-116.
被引量:19
2
赵江,张怡明,牛兴奎,刘鑫,李少昆,张凤路.
不同密度条件玉米根系性状在不同土层中的分布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11,26(S1):99-103.
被引量:13
3
陈立军,唐启源.
玉米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其影响因素[J]
.作物研究,2008,22(S1):428-434.
被引量:13
4
马国胜,薛吉全,路海东,张仁和.
密度对不同类型饲用玉米光合产物积累与转运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06,21(3):46-50.
被引量:11
5
马国胜,薛吉全,张仁和,路海东,邰书静.
氮肥运筹对粮饲兼用玉米群体质量与产量的影响[J]
.草业科学,2006,23(10):63-67.
被引量:12
6
马国胜,薛吉全,路海东,张仁和,邰书静.
不同类型饲用玉米品种群体生理指标的研究[J]
.草业学报,2006,15(5):70-75.
被引量:14
7
赵伟,曹靖生,史桂荣,郭晓明,张建国,李树军.
优质青贮玉米品种龙青1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J]
.玉米科学,2006,14(3):66-67.
被引量:8
8
杨引福,魏爱茹,邹军建,惠东静.
粮饲兼用玉米品种陕单19的选育研究[J]
.玉米科学,2006,14(1):92-93.
被引量:1
9
郭永忠,杨彩霞,邹军,刘华.
灰色局势决策在玉米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
.西北农业学报,2007,16(4):92-95.
被引量:7
10
李立军,刘景辉,焦立新,刘瑞芳,纪春香,敖立琴.
栽培措施对粮饲兼用玉米品种鲜草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7,15(4):114-118.
1
李自学.
饲用玉米的发展前景与分类[J]
.中国种业,2004(4):24-25.
被引量:3
2
Vincent ter Beek,王俊峰(翻译),李宛平(翻译),张云涛(审校),宋云海(审校).
生物乙醇给养猪业带来的新挑战[J]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08(1):17-18.
3
本刊记者.
“十三五”期间畜牧业的10项重点工作[J]
.农业知识(科学养殖),2016,0(2):1-1.
4
胡道林.
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J]
.农机科技推广,2008(10):41-41.
被引量:1
5
张旭,赵明,李连禄.
种植饲用玉米促进农牧交错区的可持续发展[J]
.作物杂志,2002(2):5-6.
被引量:13
6
曹闽苏.
我省发展玉米生产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
.江西农业经济,1999(5):28-29.
7
苏俊,闫淑琴.
加强饲用玉米研究与开发促进我省畜牧业发展[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3(4):36-38.
被引量:4
8
黄俐晔.
广东饲料粮问题及出路分析[J]
.南方农村,1997,13(3):48-50.
9
张杭,方敏.
江苏省油菜生产现状及发展策略[J]
.农业信息探索,1996(3):37-40.
10
王金君,张丽颖,彭淑华,江丹.
粮饲兼用玉米的发展前景[J]
.农业经济,2004(5):55-55.
被引量:7
陕西农业科学
200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