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解决干旱是陕北实施山川秀美工程的前提——大力推广留茬少耕全程覆盖种植技术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研究考证表明 ,蒸发是陕北丘陵沟壑区农田水分损失的主要途径。留茬少耕或免耕秸秆全程覆盖新耕作法是减少蒸发、防止干旱、防止水土流失和沙化。
作者
李立科
李红娟
张朝阳
机构地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01年第7期23-24,共2页
Shaanx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干旱
留茬覆盖
水土流失
沙化
持续发展
分类号
S345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12
同被引文献
15
1
吴其飞,董英.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J]
.陕西农业科学,2001,47(1):34-37.
被引量:6
2
雷农田.水稻耕作技术的变革—免耕栽培[J].农业市场信息,2000,3(2):56-57.
3
山仑.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几个问题[R].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4
江德水.旱地的水分平衡及高效利用.中国农科院
5
蒋金琳,马廷玺,郭佩玉.
北方夏玉米免耕覆盖播种技术及配套机具的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7,15(3):103-106.
被引量:7
6
黄庆,李康活,刘怀珍,陆秀明,郑海波,杨观宋,罗家镏.
免耕抛秧稻田处理方法与大田免耕抛秧试验初报[J]
.广东农业科学,1997,24(3):6-7.
被引量:22
7
高焕文.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一场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J]
.农机科技推广,2001,0(2):15-16.
被引量:9
8
晋凡生,黄明镜,池宝亮,陈奇恩.
地膜穴播冬小麦生物学特性及其增产机理[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8,16(3):47-52.
被引量:15
9
王勇,樊廷录,王立明,宋尚有,崔明九.
旱塬冬小麦周年覆膜穴播栽培技术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9,17(1):13-19.
被引量:17
10
李立科.
小麦留茬少耕秸秆全程覆盖新技术[J]
.陕西农业科学,1999(4):40-41.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4
1
薛少平,杨青,朱瑞祥,赵西莲,醋富生.
黄土高塬地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回顾与展望[J]
.农业工程学报,2003,19(z1):56-59.
被引量:5
2
吴锦秀,任万军,杨文钰,陈琴,项祖芬.
密度对山区水稻免耕高桩抛秧栽培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06(2):46-49.
被引量:1
3
上官永,马凤玲.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探索[J]
.中国农机化,2002(4):43-44.
被引量:6
4
薛少平,朱琳,姚万生,韩文霆.
麦草覆盖与地膜覆盖对旱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02,18(6):71-73.
被引量:100
二级引证文献
112
1
岳海,陈国云,陈丽兰,陶丽,倪书邦,贺熙勇.
澳洲坚果树盘覆盖效应初步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2009,30(4):425-429.
被引量:3
2
王增丽,王珍,冯浩.
预处理秸秆对土壤蒸发及秸秆分解率的影响[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3,31(9):816-821.
被引量:7
3
王进鑫,黄宝龙,王迪海.
不同地面覆盖材料对壤土浑水径流入渗规律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6):68-72.
被引量:12
4
陈永成,梅卫江,胡斌.
新疆绿洲灌溉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5):435-438.
被引量:5
5
张德奇,廖允成,贾志宽.
旱区地膜覆盖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1):208-213.
被引量:230
6
薛少平,杨青,朱瑞祥,王虎全,姚万生.
机械化整秆覆盖膜侧沟播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7):81-83.
被引量:2
7
薛少平,朱瑞祥,杨青,韩思明,韩文霆.
旱地冬小麦自然降水机械化高效生产技术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1):1-8.
被引量:4
8
卜玉山,苗果园,周乃健,邵海林,王建程.
地膜和秸秆覆盖土壤肥力效应分析与比较[J]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5):1069-1075.
被引量:187
9
卜玉山,苗果园,邵海林,王建程.
对地膜和秸秆覆盖玉米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分析[J]
.作物学报,2006,32(7):1090-1093.
被引量:95
10
杨青,薛少平,朱瑞祥,韩思明,杨成海.
中国北方一年两作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英文)[J]
.农业工程学报,2007,23(1):32-39.
被引量:15
1
王兆华,李立科,赵二龙,洪晓强.
西部旱作农业的有效新技术──留茬少耕或免耕秸杆全程覆盖[J]
.生态学杂志,2001,20(3):71-73.
被引量:12
2
李立科.
小麦留茬少耕秸秆全程覆盖新技术[J]
.陕西农业科学,1999(4):40-41.
被引量:24
3
罗金祥.
找准症结 理清思路 加快榆林发展[J]
.陕西水利,2000(5):13-14.
4
李润锁.
坚定信心 大搞2000年夏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J]
.陕西水利,2000(4):4-6.
5
郭志贤.
浅议实施山川秀美工程中的几个问题[J]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0(2):1-3.
6
郭志贤.
浅议实施山川秀美工程中的几个问题[J]
.福建水土保持,2000,12(4):17-19.
7
任富平,翟军海,王哲笃.
推广应用免耕栽培技术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
.中国农技推广,2006,22(10):14-15.
被引量:3
8
苏敏,卢宗凡,李够霞.
陕北丘陵沟壑区主要农作物水分利用与平衡[J]
.水土保持研究,1996,3(2):36-45.
被引量:11
9
梅福生,余景荣.
陕北丘陵沟壑区农业气候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89,7(2):44-51.
被引量:1
10
苏敏,卢宗凡,张兴昌.
陕北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耕作体系及其效益分析[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2,10(2):46-50.
被引量:2
陕西农业科学
2001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