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编辑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1-12,共2页
同被引文献17
-
1陈辽.20世纪90年代女性“三态”的显示和阐释——以《女性生命潮汐》(《选读》和《研究》)为例[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2):103-105. 被引量:4
-
2赖翅萍.文学的两性风情与两性关系之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3):15-17. 被引量:2
-
3寿静心.论当代女性主义文学中的女性形象[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3):115-120. 被引量:3
-
4李继峰.改制后编辑出版的舆论导向探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4):175-179. 被引量:3
-
5[2]瘦马.时尚杂志的"生活方式"[N].中国图书商报,2002.01-22.
-
6[5]埃利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
-
7宋德伟.论贝内特的男权话语矛盾[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5):81-84. 被引量:1
-
8张伯海.改革开放以来文化综合类期刊发展思考[J].中国期刊年鉴,2002,.
-
9马雪芬.用心灵注视西藏:《西藏人文地进》杂志在京创刊[N].中国图书商报,2004.8.13.
-
10王嘉.新闻多些感性,时尚添些朋性[J].新华书目报.杜科新书目,2003,7:28-28.
二级引证文献7
-
1张忠民.对高校图书馆员写职称论文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11X):124-126.
-
2李松梅,宋大权.浅析期刊文献的开发与利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38-139.
-
3宋素红.女性时尚传播的批判与反批判——时尚女性杂志研究十年[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21(4):62-65. 被引量:4
-
4李松梅.浅析期刊文献的开发与利用[J].科技信息,2010(09X):184-184.
-
5胡博,何文一.时尚杂志的风格与市场定位——日系和欧美系女性时尚杂志比较[J].出版与印刷,2011(1):15-18.
-
6陈玉红,张丽,杨洪双.在阅读和馆藏视角下中文期刊的设计问题[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2):263-265.
-
7朱静雯,汪全莉.我国近十年来女性期刊研究综述[J].出版科学,2013,21(1):70-75. 被引量:3
-
1毕竟,范旭.美国报纸的危机与转型[J].当代传播,2005(3):44-46. 被引量:2
-
2刘宗源.浅论数字出版时代少儿出版的危机与转型[J].现代出版,2013(2):51-53. 被引量:1
-
3简圣宇.危机与转型:作为后“后现代艺术”的数字艺术[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1):2-10. 被引量:2
-
4田珂,靳志超.新媒体环境下中国报业转型的思考[J].传媒,2015,0(6):46-47. 被引量:1
-
5张建军.报业的危机与转型[J].新闻传播,2006(2):10-11. 被引量:2
-
6陈芳.与报业转型相关的四对关系探讨——华商传媒集团部分管理层专访[J].中国记者,2013(7):76-77. 被引量:3
-
7张建军.报业的危机与转型[J].新闻窗,2006(2):69-69.
-
8Sathnam,Sanghera,姒越女(选注).谁为免费午餐买单?[J].英语学习,2010(6):15-17.
-
9张建军.报业的危机与转型[J].新闻爱好者,2006(02S):8-9.
-
10刘学义.媒体评论的危机与转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9):148-152.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