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近十年来中医药文化发展回顾
被引量:
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的根基和灵魂,"九五"以来,中医药文化事业在诸多层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内容不断丰富,得到了快速发展。回顾近十年来中医药文化发展的轨迹、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并对其进行综合系统的分析,对中医药文化事业的未来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作者
张其成
刘理想
李海英
机构地区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医药文化》
2009年第1期22-26,共5页
Chinese Medical Culture
关键词
中医药
文化
发展
回顾
分类号
R2-03 [医药卫生—中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2
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273
同被引文献
468
引证文献
65
二级引证文献
396
参考文献
24
1
马治国.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法律措施[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4):192-197.
被引量:5
2
步瑞兰,刘鹏.
中医命门学说象数易学渊源初探[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6):4-5.
被引量:4
3
王键,牛淑平.
新安医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J]
.中医药文化,2007,2(5):46-48.
被引量:5
4
许霞,张玉才.
试述徽州宗族在新安医学普及与传播中的作用[J]
.中医药导报,2007,13(7):1-2.
被引量:6
5
任继愈.
努力提高对中医哲学重要价值的认识[J]
.河北学刊,2007,27(3):25-27.
被引量:25
6
包巨太.
阴阳球-八纲模型与中医思维模式[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2):3-5.
被引量:10
7
祝世讷.
中医药自主创新的战略优势——复杂性[J]
.天津中医药,2007,24(1):5-7.
被引量:7
8
杨威,张宇鹏,孙明杰,潘桂娟.
中医理论是传统医药文化的精髓——关于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7):481-482.
被引量:10
9
朱清时.
中医符合复杂系统理论[J]
.中国医疗前沿,2006(4):10-10.
被引量:9
10
郑日新.
新安医学促进中医教育发展的特征分析[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24(6):7-10.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52
1
高达声.
略论模型法[J]
.哲学研究,1981(7):38-45.
被引量:17
2
孙小礼.
模型——现代科学的核心方法[J]
.哲学研究,1993(2):20-26.
被引量:16
3
张其成.
易学象数思维与中华文化走向——对“易道”内核的探讨之一[J]
.哲学研究,1996(3):65-73.
被引量:5
4
衣俊卿.
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J]
.中国社会科学,2004(4):13-24.
被引量:298
5
郑成思.
传统知识与两类知识产权的保护[J]
.知识产权,2002,12(4):3-5.
被引量:50
6
张玉才,万四妹.
新安医学的历史地位及影响[J]
.中医文献杂志,2004,22(4):4-7.
被引量:9
7
孙爱仙.
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亟待加强——访中国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军德[J]
.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4(12):28-30.
被引量:7
8
马伯英.
人类学方法在中医文化研究中的应用[J]
.医学与哲学,1995,16(2):57-61.
被引量:20
9
潘桂娟,杨威,张宇鹏,罗卫芳.
关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若干思考[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8):453-455.
被引量:9
10
游云,肖诗鹰,任经天.
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形式的探讨[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10):8-9.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273
1
王宇坤,赵健,刘晓芳,乔晨曦,何思琦.
明清时期新安医学在北京地区的传承[J]
.中医文献杂志,2023,41(1):77-80.
2
潘小毅,孙晶,官翠玲.
认同理论视角下中医药文化认同研究现状与思考[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5):117-120.
被引量:3
3
刘珍珠,王瑞,代玄烨,翟双庆.
新安固本培元派形成主要原因探析[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0(1):9-11.
被引量:25
4
李思怡,潘华峰,陈楚杰,赵金媛.
基于登革热防控经验之岭南中医药防控急性传染病的特色及优势探讨[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28(11):1-5.
被引量:4
5
邢玉瑞.
正视问题,开放包容,继承创新——论中医学发展问题(三)[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6):671-675.
6
邱彤,王金华.
渊源流长的河南中医文化[J]
.中医研究,2008,21(10):4-6.
被引量:4
7
张建忠.
以区域性中医药文化为切入点加强和改进中医人文教育[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6):81-82.
8
狄景山.
论假冒伪劣商品产生和泛滥的社会根源[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34-36.
9
郑日新.
抢救性继承中医学术经验的方法学创新——评《周氏喉科家珍》[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2009(3):50-51.
被引量:1
10
王继慧.
中国医学文化价值及对外英译传播[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5):18-1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68
1
毛和荣,黄映鸥.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院校“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21,17(9):219-223.
被引量:8
2
蒋辰雪,严暄暄.
当代西方学者的中医翻译与中医“他我”形象的构建和传播[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1):63-69.
被引量:3
3
贾春华.
中医学:一种基于隐喻认知的语言[J]
.亚太传统医药,2009,5(1):11-12.
被引量:75
4
陈华.
人类学与医疗保健[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1):85-88.
被引量:4
5
陈红梅.
欧美留学生的中医思维教育[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1):130-132.
被引量:12
6
张有春.
医学人类学的社会文化视角[J]
.民族研究,2009(2):57-66.
被引量:52
7
赵德玉,赵爱平.
心理护理对疾病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06,3(11).
被引量:1
8
吉文辉.
试论中医药文化内涵的界定[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133-136.
被引量:26
9
杨仲英.
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与文化遗产[J]
.大自然,2004(4):51-53.
被引量:2
10
刘文勇.
新时代传播的宠儿——病毒式传播[J]
.东南传播,2007(9):54-55.
被引量:65
引证文献
65
1
马相彬,徐谦,张正,潘华峰,张建华.
中医药文化研究的知识图景与发展脉络——中医药文化研究的计量学分析[J]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20,44(1):1-6.
被引量:2
2
魏俊彦,刘毅,张淼.
中医文化研究的热点、趋势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学研究(1992-2021)[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3):911-920.
被引量:7
3
吉文辉.
试论中医药文化内涵的界定[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133-136.
被引量:26
4
王继慧.
中国医学文化价值及对外英译传播[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5):18-19.
被引量:1
5
沈钦荣.
越医文化内涵初探[J]
.浙江中医杂志,2010,45(8):547-549.
被引量:2
6
杨沛莲.
从中医药文化视角看医院文化软实力的提升[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8):683-684.
被引量:4
7
黄健.
试论中医气功学的传承[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4(5):92-94.
8
薄彤,张岩,张丽.
浅谈中医院校留学生的中医文化教学[J]
.环球中医药,2011,4(3):229-230.
被引量:5
9
杨丙红,刘新跃.
中医药学道德情操论[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3):339-341.
10
杨丙红,张雷平.
中医药院校中医药文化渗透教育初探[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30(3):64-66.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
396
1
马相彬,徐谦,张正,潘华峰,张建华.
中医药文化研究的知识图景与发展脉络——中医药文化研究的计量学分析[J]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20,44(1):1-6.
被引量:2
2
朱德伟,余群,宋欣阳,沈云辉.
海外中草药种植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药材,2021,44(7):1545-1551.
被引量:3
3
赵军,李婧,杨广源,郁金岗,吕新亮,师建平,党赢,赵清树.
中医学术流派概论[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3,29(6):64-66.
被引量:2
4
周庆强,王秀.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耦合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21,17(7):163-166.
被引量:4
5
陈明.
仁德、仁术、仁人——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与路径[J]
.时珍国医国药,2018,29(11):2751-2753.
被引量:52
6
林剑,邱佳玲.
中医药文化品牌建设路径研究——基于漳州片仔癀药业的案例分析[J]
.科技促进发展,2021(2):260-266.
被引量:2
7
潘小毅,孙晶,官翠玲.
认同理论视角下中医药文化认同研究现状与思考[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5):117-120.
被引量:3
8
张力元,张智兵,郑启玮,韦健红,曹继刚.
疫情“大考”下高等中医院校在线教学的实践探索[J]
.湖北中医杂志,2020,42(9):51-54.
被引量:5
9
黄鹏程,杨思敏,王新卫.
传统中医药治疗骨髓炎的研究现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15):92-93.
10
谭宏钢,王未强.
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医药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关联与融合探讨[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4):52-53.
被引量:15
1
罗俊.
近十年来中医药文化发展回顾[J]
.现代养生,2016,0(6):179-179.
2
湖北中医杂志编委会第16次会议在洪湖召开[J]
.湖北中医杂志,2012,34(12).
3
杨力强,蒋慧华,唐亚平.
神志不安疾患及安神剂的配伍规律探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5):1275-1276.
被引量:2
4
俞旭君,陈帝昂,常德贵,余颜.
中医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几点思考[J]
.中外医疗,2013,32(17):118-119.
被引量:5
5
朱红英,向陈.
高校图书馆与中医药文化传播[J]
.湘潮(理论版),2013(7):81-82.
被引量:6
6
朱静,刘兴文.
浅议中药配方颗粒[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3):7-7.
被引量:5
7
刘树春,梁永宣,马传江.
高校中医药图书信息协作组织的创建及工作探索[J]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5,39(2):20-23.
8
梁军.
中药现代化研究概述[J]
.黑龙江医药,2004,17(5):383-384.
被引量:6
9
赵子鹤.
浅谈中医文化发展的基础[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4):330-331.
被引量:1
10
谢月敏,陆小左.
浅谈中医药工程学[J]
.河南中医,2016,36(4):571-573.
中医药文化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