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教育生态学研究进展概述
被引量: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教育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该文介绍了生态学应用的发展状况、教育生态学的历史根源,并对国内外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进程和成果进行了概述,最后探讨了新形势下教育生态学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
作者
王玲
胡涌
粟俊红
柳小玲
机构地区
北京林业大学
出处
《中国林业教育》
2009年第2期1-4,共4页
Forestry Education in China
关键词
生态学应用
教育生态学
研究综述
分类号
X1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75
同被引文献
148
引证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93
参考文献
3
1
贺祖斌.
高等教育生态研究述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1):123-127.
被引量:97
2
刘延云.
阿什比的大学移植观浅析——读《英国、印度和非洲的大学:高等教育生态学研究》[J]
.煤炭高等教育,2004,22(3):69-71.
被引量:7
3
范国睿.
美英教育生态学研究述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13(2):83-89.
被引量:83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余源培,杨建祥.
论哲学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J]
.学术界,1997(1):1-5.
被引量:20
2
李祖超.
现代教育: 促进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整合[J]
.教育研究,1997,18(10):9-13.
被引量:53
3
卢君臻.
教育生态环境简论[J]
.临沂师专学报,1998,32(2):63-65.
被引量:10
4
范国睿.
美英教育生态学研究述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13(2):83-89.
被引量:83
5
赵玲,黄冬梅.
可持续性发展与现代生态自然观[J]
.吉林地质,1998,17(1):51-54.
被引量:8
6
马歆静.
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18(5):1-6.
被引量:39
7
潘懋元.
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改革[J]
.现代教育管理,1997(4):10-13.
被引量:22
8
方惠坚.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今后发展的几个问题[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5(4):47-50.
被引量:6
9
熊庆年.
校园生态与新世纪的大学理念[J]
.高教探索,2001(1):2-5.
被引量:29
10
刘贵华.
生态哲学与大学教育思想变革[J]
.高教探索,2001(3):20-23.
被引量:32
共引文献
175
1
李梦卿,余静.
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的组群逻辑[J]
.教育科学,2023,39(1):76-82.
被引量:23
2
郑泽文.
“双循环”格局下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策略研究[J]
.财经界,2023(30):24-26.
3
叶玲娟,林文雄,吴祖建,吴冬青,郑长焰.
教学生态视域下基层教学组织的回归与重构[J]
.高等农业教育,2020(2):80-83.
被引量:3
4
胡涌,柳小玲,王玲,粟俊红.
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架[J]
.中国林业教育,2009,27(1):1-5.
被引量:19
5
苏克标.
加强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J]
.文教资料,2007(26):176-177.
被引量:2
6
林志凯.
创业型大学的经营理念[J]
.教育与考试,2010(5):58-62.
被引量:1
7
黄艳芳.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看沉浸式大学英语教学的开展[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0):385-386.
被引量:1
8
贺祖斌.
高等教育生态研究述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1):123-127.
被引量:97
9
王凤珍,宋德梅.
论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2):402-404.
被引量:19
10
马佳宏,蒋关军.
生态经济学视野中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新课题[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2(2):78-82.
同被引文献
148
1
刘明.
高职院校师资管理的路径选择——兼论高校应用型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管理机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3(S2):158-160.
被引量:6
2
王初明.
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因素与外语教学[J]
.外语界,2001(6):8-12.
被引量:723
3
胡丕洪.
创业教育的校园文化探讨[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4):111-114.
被引量:14
4
贺祖斌.
高等教育生态研究述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1):123-127.
被引量:97
5
李利 ,李菲 ,石伟平 .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系统思考[J]
.职业技术教育,2005,26(19):50-53.
被引量:86
6
王顺庆.
从俄罗斯生态学教育中我们借鉴些什么?[J]
.西伯利亚研究,2006,33(1):55-59.
被引量:6
7
贾雪梅.
资源建设与应用状况不容乐观——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教育信息化,2006(10):50-51.
被引量:2
8
林丽萍.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J]
.中国高教研究,2006(8):63-64.
被引量:31
9
周跃良,曾苗苗.
生态取向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构建教师虚拟实践共同体[J]
.教育信息化,2006(17):54-56.
被引量:13
10
王扬铭,方经奎.
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实施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J]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68-69.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23
1
陈艳.
普及和提升师范院校生态学教育的必要性与途径[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9(8):142-144.
被引量:2
2
胡靖姗.
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研究现状综述[J]
.北方文学(下),2011(8):117-117.
被引量:2
3
宋加木,陈建伟,孙丽.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思路创新[J]
.高校辅导员,2012(1):23-25.
被引量:8
4
张震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堂的生态学思考[J]
.继续教育研究,2013(2):142-144.
被引量:3
5
张金凤.
生态学原理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J]
.学理论,2013(15):351-352.
6
刘芹.
教育生态环境下分层次递进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J]
.外语界,2013(5):51-58.
被引量:43
7
袁利霞.
教育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对策探讨[J]
.时代教育,2013(23):84-84.
8
张志泉,金丽,赵卫菊.
当代教育生态学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
.黑龙江科学,2013,4(8):92-93.
9
高宝嘉.
深化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若干生态学问题[J]
.高等农业教育,2015(1):3-6.
被引量:1
10
赵垣可.
国内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研究述评[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6,30(6):68-73.
二级引证文献
93
1
肖之芳.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J]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9,0(4):75-77.
被引量:1
2
何辉.
智慧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职“汽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优化[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0(18):48-50.
被引量:2
3
李骥云,杨丽,冷静,王莉群.
教育生态视阈下的英语教学设计研究[J]
.校园英语,2020(42):52-54.
被引量:1
4
杨晓敏.
生态学视野下的酒店英语合作式教学模式研究[J]
.校园英语,2020(38):59-60.
5
高云侠.
生态学视角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优化研究[J]
.现代英语,2021(11):17-19.
被引量:1
6
黄慧,欧阳超群.
高校商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环境的构建[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6(1):137-144.
被引量:6
7
杨岑林.
产教融合视角下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策略[J]
.湖南教育(下旬)(C),2022(7):56-58.
被引量:3
8
龚思丹.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幼儿园幼小衔接方式[J]
.当代家庭教育,2023(17):97-99.
9
周光迅,郝好永.
论自创生理论视野下的国民生态道德教育[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1):5-10.
10
刘术一.
人类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绿色科技,2012,14(4):1-2.
1
陈炅然,胡庭俊.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质量控制与产业化发展[J]
.兽药与饲料添加剂,2002,7(3):27-29.
被引量:8
2
乌亚.
发展特种养殖应注意的问题[J]
.中国畜禽种业,2013,9(8):33-33.
3
邢千旺,韩忠栋.
夏季养鸡的几个关注点[J]
.养禽与禽病防治,2007(3):11-13.
被引量:1
4
黄忠亮,刘兆红.
商品肉鸡的通风管理要点[J]
.中国家禽,2013,35(13):45-45.
被引量:5
5
张乃彦.
彩叶植物在西安地区的应用调查[J]
.现代农业科技,2014(2):179-179.
6
翁学垚,徐志豪.
彩叶花灌木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与发展[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1):77-79.
被引量:5
7
赵俊.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J]
.当代生态农业,2012,21(1):63-64.
8
曹凡,谭鹏鹏,彭方仁.
美国山核桃无性繁殖技术研究进展[J]
.世界林业研究,2017,30(1):76-80.
被引量:10
9
梁均明.
逆境生物工程技术在园林植物上的应用[J]
.中国园艺文摘,2013,29(4):59-60.
被引量:2
10
任全进,于金平,韩福贵,李冬玲,李和平,汪志勤.
浅谈彩叶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J]
.江苏农业科学,2007,35(3):129-132.
被引量:20
中国林业教育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