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人民公安》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6期16-18,共3页
People's Police
同被引文献44
-
1施雪琴.改革开放以来福清侨乡的新移民——兼谈非法移民问题[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0(4):26-31. 被引量:14
-
2韩杰锋.新形势下偷渡犯罪活动的特点及对策[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1,13(3):61-63. 被引量:3
-
3李明欢.“相对失落”与“连锁效应”:关于当代温州地区出国移民潮的分析与思考[J].社会学研究,1999(5):85-95. 被引量:62
-
4张保平.中国的非法移民问题[J].青少年犯罪问题,1999(1):29-31. 被引量:1
-
5李若建.香港人口迁移及其社会问题[J].南方人口,1997,12(1):57-61. 被引量:4
-
6庄国土.对近20年来华人国际移民活动的几点思考[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7(2):2-7. 被引量:28
-
7叶文振.福建沿海非法移民潮的原因分析[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5(1):28-36. 被引量:8
-
8周玉琛.偷渡青少年的心理动因[J].中国青年研究,1996(2):45-46. 被引量:1
-
9朱美荣.福建省新移民问题剖析及相关政策初探[J].人口研究,2001,25(5):65-69. 被引量:16
-
10林胜.偷渡:一种必须摈弃的社会偏见[J].青年研究,2001(6):43-46.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52
-
1陈奕平,关亦佳.海外侨胞与中华民族多维空间的拓展[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3):154-168. 被引量:5
-
2耿羽.侨乡仪式性人情异化的移风易俗治理研究——基于福建长乐的实地调查[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1):191-200. 被引量:5
-
3孟庆梓.当代农村人口跨境迁移特征的微观解读——对于福建沿海J村新移民潮的实证考察[J].人口与经济,2007(2):66-71. 被引量:2
-
4孙琼如,侯志阳.中国非法移民问题研究综述[J].人口与经济,2006(4):61-65. 被引量:3
-
5孟庆梓.海外新移民与当代乡村经济变迁——以福建省福清市J村为个案的实证研究[J].南方人口,2007,22(4):39-44. 被引量:6
-
6林胜.“非法移民”一词辨析[J].世界民族,2009(3):94-96. 被引量:4
-
7李明欢.国际移民的定义与类别——兼论中国移民问题[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9(2):1-10. 被引量:47
-
8林胜,王旭东.再析福州地区非正常移民[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4(1):69-73. 被引量:3
-
9代帆.近三十年中国人移民菲律宾原因探析[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0(1):32-42. 被引量:5
-
10汪鲸.场域理论视角下的国际移民研究——以安徽内陆新侨乡为例[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0(2):73-79. 被引量:3
-
1德国:取缔10家非法“中国妓院”[J].法律与生活,2015,0(22):57-57.
-
2隋援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J].中国边防警察杂志,2003(1):55-55.
-
3经济犯罪猖撅、法院收案下降的情况、原因及对策[J].人民司法,1989(9):3-4.
-
4郭森.合同中协议管辖的条款效力如何确定[J].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政策专刊,2016,0(2):52-54.
-
5游思.福州:难忘的1941[J].福建党史月刊,2001(4):29-31.
-
6张瑞志,王春林.一份重要文件的落实及其启示[J].秘书工作,2010(1):28-30.
-
7有声有色搞维权[J].当代工人,2007,0(16):32-34.
-
8夏建成.注意研究经济发达地区党建工作遇到的新问题[J].党建研究,1998,0(11):36-37.
-
9社科院学者调查发现:浙江成功一大奥秘在民主政治[J].领导决策信息,2007,0(50):15-15.
-
10尹鸿伟.继续流浪的精神病人[J].南风窗,2004(01S):58-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