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3~5月粤西地区南支槽降水分析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引 言 南支槽是指冬半年(10月至翌年5月)发生在南支西风带上的一种低压槽。由于高原地形的作用,在80~90°E地区容易形成动力性低槽。所以,当南支槽移到这里,常常会准静止并加强。3~5月来自印缅地区的南支槽,经过粤西地区时引发降水是粤西地区重要的天气系统之一。?..
作者
李坚辉
谢巨伦
吴阳
机构地区
南海舰队海洋水文气象中心
出处
《广东气象》
2000年第1期4-5,13,共3页
Guangdong Meteorology
关键词
南支槽
粤西地区
正涡度
气旋性涡度
东移
带状云系
静止锋
切变线
辐合
北支
低空急流
急流(气象)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71
1
许东蓓,张铁军,任余龙,张新荣,李荣庆,吉惠敏.
2008年1月甘肃省连阴雪特征及成因分析[J]
.高原气象,2009,28(5):1129-1139.
被引量:15
2
管勇,宋燕,袁锡沛,黄青兰.
广东省前汛期多雨或少雨年降水异常研究[J]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11(4):417-423.
被引量:1
3
任宏利,张培群,李维京,高丽.
中国西北东部地区春季降水及其水汽输送特征[J]
.气象学报,2004,62(3):365-374.
被引量:72
4
梁志和,黄香杏.
春季南支槽与广西暴雨关系的研究[J]
.广西气象,1995,16(1):8-15.
被引量:9
5
白虎志,马振锋,董文杰.
青藏高原地区季风特征及与我国气候异常的联系[J]
.应用气象学报,2005,16(4):484-491.
被引量:54
6
罗兴宏.
那曲冬季雪灾天气的500hPa形势场的客观分型[J]
.气象,1995,21(1):40-43.
被引量:7
7
晏红明,肖子牛,张小玲,李建通.
低纬高原地区南支槽强降水中尺度MCS系统的模拟与分析[J]
.高原气象,2005,24(5):672-684.
被引量:35
8
姜大膀,王会军.
20世纪后期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减弱的自然属性[J]
.科学通报,2005,50(20):2256-2262.
被引量:44
9
JIANG Dabang,WANG Huijun.
Natural interdecadal weakening of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5,50(17):1923-1929.
被引量:40
10
董海萍,赵思雄,曾庆存.
我国低纬高原地区初夏强降水天气研究I·2001年5月印缅槽维持期间云南暴雨及其中尺度特征[J]
.气候与环境研究,2005,10(3):443-459.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4
1
林志强.
南支槽的客观识别方法及其气候特征[J]
.高原气象,2015,34(3):684-689.
被引量:19
2
张永莉,范广洲,周定文,谢清霞,朱丽华,王炳赟.
冬半年南支槽的气候特征分析[J]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12,27(2):196-201.
被引量:14
3
张永莉,范广洲,周定文,向卫国,谢清霞,王霄,赖欣.
春季南支槽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和大气环流的关系[J]
.高原气象,2014,33(1):97-105.
被引量:14
4
张永莉,范广洲,朱克云,袁东升,华维,王炳赟.
春季南支槽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降水、大气环流的关系[J]
.高原气象,2016,35(4):934-945.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42
1
李江萍,李文弘,郭勇涛,马玉霞,金辉.
西北涡东移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分析[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5):629-634.
被引量:1
2
林志强.
南支槽的客观识别方法及其气候特征[J]
.高原气象,2015,34(3):684-689.
被引量:19
3
张永莉,范广洲,周定文,向卫国,谢清霞,王霄,赖欣.
春季南支槽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和大气环流的关系[J]
.高原气象,2014,33(1):97-105.
被引量:14
4
张英华,尚可政,王式功,李德帅,叶培龙.
高空槽强度指数的构建及其定量化研究[J]
.干旱气象,2014,32(2):169-174.
5
夏阳,管兆勇,孙一.
晚秋前冬海洋性大陆区域向外长波辐射年际变化及其与云贵高原降水异常的联系[J]
.气象学报,2015,73(4):725-736.
被引量:11
6
林志强.
1979—2013年ERA-Interim资料的青藏高原低涡活动特征分析[J]
.气象学报,2015,73(5):925-939.
被引量:31
7
范广洲,张永莉,王炳赟,华维,王永立.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Wintertime Northern Branch High Ridge in the Subtropical Westerlie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Winter Climate in China[J]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2015,29(5):703-719.
被引量:7
8
林志强.
Analysis of Tibetan Plateau Vortex Activities Using ERA-Interim Data for the Period 1979-2013[J]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2015,29(5):720-734.
被引量:23
9
周文钰,张东海.
贵州冬季两次降雪过程的对比分析[J]
.贵州气象,2016,40(1):12-18.
被引量:5
10
夏阳,万雪丽,严小冬,吴磊,龙园.
中国西南地区春季降水的时空变化及其异常的环流特征[J]
.气象学报,2016,74(4):510-524.
被引量:17
1
凌宏伟.
2009年7月13~14日伊春地区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4):17-17.
2
吴迪,裴源生.
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在海河流域的初步应用[J]
.人民长江,2010,41(3):42-47.
被引量:3
3
顾骏强,施能,薛根元.
近40年浙江省降水量、雨日的气候变化[J]
.应用气象学报,2002,13(3):322-329.
被引量:108
4
张达文,罗碧瑜,郭青.
梅州前汛期一次暴雨过程特征及成因诊断分析[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0,31(A02):2-3.
被引量:3
5
田璐.
辽宁省一次较早的区域性暴雨天气成因分析[J]
.北京农业(中旬刊),2015(9):146-147.
6
杨新元,韩添丁.
乌鲁木齐河源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及其对冰川影响[J]
.冰川冻土,1996,18(2):189-193.
被引量:2
7
岳甫璐,王春明,崔强,毛天韵,鹿翔.
“7·21”北京大暴雨过程的地形作用分析和数值试验研究[J]
.沙漠与绿洲气象,2014,8(2):41-53.
被引量:17
8
黄春华,林文桦,余恒鑫,刘银焕.
防城港市一次前汛期暴雨过程特征分析[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2,33(A02):70-71.
被引量:1
9
吴晓宏,谷文龙,黄奕铭,郭智亮,王刚.
2013年3月28日华南飑线天气过程分析[J]
.广东气象,2013,35(5):19-23.
被引量:10
10
施望芝,金琪,郭施.
湖北境内一次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J]
.湖北气象,2003(4):7-9.
被引量:8
广东气象
200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