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关于“卡夫丁峡谷”的三个问题 被引量: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马克思晚年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初稿)》中结合东方落后国家俄国的条件,指出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然而当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苏联巨变、东欧解体,学术界就开始燃起了对落后民族跨越"卡夫丁峡谷"的争论。本文要探讨的是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含义,同时就赵家祥先生的关于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否跨越了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并进一步针对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实践提出虽然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可以跨越,但是社会生产力的"卡夫丁峡谷"是无法跨越的观点。
作者 高茹
出处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52,共4页 Theory Monthl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1][苏]察哥洛夫.俄国农奴制解体时期经济思想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3.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4.
  • 4赵家祥.对“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的商榷意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5(1):10-18. 被引量:28
  •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2-83.
  •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7.
  •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共引文献2044

同被引文献32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