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译者认知语境看翻译的理解认知过程
被引量:
6
Viewing the cognitive process of comprehension in translation from the cognitive context of the transla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翻译研究中对译者的心理研究一直是薄弱的环节。本文通过对译者主体性的进一步挖掘 ,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构建的认知语境决定其理解认知 ,并重点探讨了翻译的理解认知过程 ,及认知语境是如何构建的。
作者
柏杰
机构地区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82-83,102,共3页
Yantai Teachers University Journal(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认知语境
翻译
理解认知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38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8
1
[1]Bassnett Susan.Research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 Case for Doctoral Research [A].Peter Bush and Kirsten Malmkjar.Rimbaud' s Rainbow:Literary Transl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C].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8.
2
穆雷,诗怡.
翻译主体的“发现”与研究——兼评中国翻译家研究[J]
.中国翻译,2003,24(1):14-20.
被引量:102
3
郭建中.
简评《西方翻译理论精选》[J]
.中国翻译,2000(5):66-67.
被引量:16
4
胡壮麟.
语境研究的多元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4(3):161-166.
被引量:317
5
蓝纯.
认知语言学:背景与现状[J]
.外语研究,2001,18(3):14-20.
被引量:66
6
[7]G.Brown & G.Yule.Discourse Analysis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7
[9]Sperber & Wilson.Relevance:Communiction and cogni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8
许钧.
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共鸣与视界融合——文本再创造的个案批评[J]
.中国翻译,2002,23(3):23-27.
被引量:43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舒奇志,杨华.
互文性理论与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4(6):115-118.
被引量:26
2
谢天振.
中国翻译文学史:实践与理论[J]
.中国比较文学,1998(2):1-19.
被引量:16
3
袁莉.
也谈文学翻译之主体意识[J]
.中国翻译,1996(3):6-10.
被引量:79
4
杨武能.
尴尬与自如 傲慢与自卑——文学翻译家心理人格漫说[J]
.中国翻译,1993(2):3-7.
被引量:28
5
许钧.
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共鸣与视界融合——文本再创造的个案批评[J]
.中国翻译,2002,23(3):23-27.
被引量:43
6
潘文国.
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兼谈“翻译学”的学科性问题[J]
.中国翻译,2002,23(1):31-34.
被引量:138
7
葛校琴.
译者主体的枷锁——从原语文本到译语文化[J]
.外语研究,2002,19(1):62-65.
被引量:39
8
张曼.
时代文学语境与穆旦译介择取的特点[J]
.中国比较文学,2001(4):49-58.
被引量:14
9
Akman, V. 2000. Rethinking Context as a social construct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32: 743-759.
10
Allen, J. 1995.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M]. Redwood City, CA:Benjamin/Cummings.
共引文献
538
1
江嘉.
语境理论在中学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
.校园英语,2020(52):90-91.
2
徐晓澜.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之语境创设策略探析[J]
.新课程导学,2022(6):47-48.
被引量:3
3
李雪,王庆.
语境理论视角下汉语礼貌用语俄译的归化与异化策略[J]
.汉字文化,2023(24):166-168.
4
阳鲲.
论董乐山先生的翻译成就与译学贡献[J]
.译苑新谭,2019(1):76-82.
被引量:2
5
杨巍.
从语用原则看社交语境的应用[J]
.理论观察,2007(6):134-136.
6
穆雷,诗怡.
翻译主体的“发现”与研究——兼评中国翻译家研究[J]
.中国翻译,2003,24(1):14-20.
被引量:102
7
吴兵.
论语域与语境的互动关系[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8(S1):130-131.
8
黄元清,刘言生.
语境研究概述[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S1):339-340.
被引量:11
9
曹筠.
文本意蕴在文化语境中的显现——《无窗》读解[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S1):138-142.
10
张南峰.
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看中国翻译研究的过去与未来[J]
.外国语,2001,24(4):61-69.
被引量:110
同被引文献
39
1
许钧.
“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
.中国翻译,2003,24(1):8-13.
被引量:789
2
穆雷,诗怡.
翻译主体的“发现”与研究——兼评中国翻译家研究[J]
.中国翻译,2003,24(1):14-20.
被引量:102
3
查明建,田雨.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
.中国翻译,2003,24(1):21-26.
被引量:1473
4
孙红梅.
认知语境和语言的理解[J]
.宜宾学院学报,2002,2(4):43-45.
被引量:5
5
冉永平.
语用过程中的认知语境及其语用制约[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8):28-31.
被引量:129
6
孟建钢.
关联性·翻译标准·翻译解读[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8):25-27.
被引量:60
7
屠国元,肖锦银.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译者形象[J]
.中国翻译,1998(2):27-30.
被引量:32
8
许钧.
《红与黑》风格的鉴识和再现[J]
.外国语文,1996,21(1):77-79.
被引量:2
9
许渊冲.
谈重译──兼评许钧[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6):56-59.
被引量:54
10
林克难.
关联翻译理论简介[J]
.中国翻译,1994(4):8-11.
被引量:373
引证文献
6
1
胡茶娟.
译者认知框架下翻译的可译性[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F09):33-34.
2
郭定芹.
翻译认知理论与译者的主体性[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2):109-111.
被引量:7
3
任清英.
文化翻译的最佳关联策略[J]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6):84-87.
被引量:2
4
王晓慧.
从认知角度看翻译的可译性[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6):64-65.
被引量:2
5
李庆明,张恒.
基于译者主体效应决策模式的认知翻译过程研究[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2):92-97.
被引量:2
6
吴竞.
认知语境与翻译[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5):122-123.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胡芳.
从关联理论看译者的主体性[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4):124-127.
被引量:3
2
李庆明,孙琳.
从认知的角度看科技英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8(2):101-105.
被引量:6
3
刘汉军.
论译者的主体性和制约因素[J]
.新东方,2009(12):50-54.
4
姜士绅.
口译中最佳关联的构建途径探究[J]
.考试周刊,2010(28):28-29.
被引量:1
5
钟婧嵘.
最佳关联视阈下的电影字幕翻译[J]
.电影文学,2012(14):148-149.
被引量:1
6
岳启业.
互文视域下译者的语境重构[J]
.理论观察,2012(5):125-126.
7
赵建慧.
英汉隐喻认知缺失翻译研究[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4):115-117.
8
曹祎蓉.
论不可译性及其对策——以鲁迅《药》及井上红梅所译日译本为例[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0(11):29-30.
被引量:1
9
梁彤.
从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论翻译的主体间性[J]
.俪人(教师),2015,0(14):261-261.
10
黄亮.
《红与黑》风格的鉴识和再现[J]
.读书文摘(青年版),2015(6).
1
刘武松.
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关联理论的运用[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3(5):54-56.
被引量:3
2
杨雪梅.
听力理解认知策略分析及教学对策[J]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4):32-38.
被引量:9
3
张晓鹏.
语篇理解认知一体化模式研究[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3):130-133.
4
王林林.
听力课堂中心理焦虑的认知分析及教学策略[J]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8X):106-107.
被引量:3
5
杨丽娟.
阅读课中心理焦虑的认知分析及教学策略[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1(1):71-73.
被引量:6
6
周立建.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J]
.大家,2010(2):74-74.
7
陶李春.
从认知角度审视和应对英汉互译中基本颜色词的异同[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363-364.
被引量:2
8
侯永庆.
从跨文化维度管窥影视字幕的翻译策略——以《变脸》为例[J]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29(4):85-87.
9
王柳琪.
论双语翻译的认知心理学研究[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3):336-339.
被引量:1
10
孟凡茂.
语言研究中“人类理解”认知的哲学背景及解释[J]
.广西社会科学,2010(12):127-129.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