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沙棘研究与开发的进展
被引量:
12
Progress in R and D of seabuckthor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野生沙棘资源丰富。沙棘中富含维生素、三萜、脂类、黄酮类、酚类和微量元素等大量营养和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对于保护心血管系统、抗肿瘤和抗衰老等方面有明显作用。对沙棘的生物活性作了简要介绍,并重点介绍了沙棘在医药、食品、饮料、化妆品、生态保护等领域的研究进展。
作者
杨建华
刘丹赤
邵长明
机构地区
山东省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省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沙棘》
2007年第3期19-21,共3页
Hippophae
关键词
沙棘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综合利用
分类号
S793.6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2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475
同被引文献
130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63
参考文献
17
1
王秉文,孙海燕,吴英,王红英,杨银京.
沙棘叶醋酸乙酯提取物的祛痰、镇咳和平喘作用[J]
.西北药学杂志,1996,11(S1):39-40.
被引量:9
2
陈星,闫洁坤,邱士艳,雷耔耘.
复方沙棘茶的加工工艺及营养保健成份分析[J]
.沙棘,1995,8(4):29-31.
被引量:12
3
包文芳,李保桦,胡红瞩,李锐,张群林.
沙棘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概况[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1997,7(1):66-70.
被引量:44
4
常志初,蒋勤.
沙棘的药理研究进展[J]
.现代应用药学,1996,13(5):15-17.
被引量:9
5
侯冬岩,回瑞华,李铁纯,关崇新.
沙棘的研究进展[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4(1):49-53.
被引量:82
6
胡春,丁霄霖.
黄酮类化合物在不同氧化体系中的抗氧化作用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6(3):46-53.
被引量:140
7
江京俐,周远鹏,王春仁,胡晓敏,金联荪,彭新杰.
沙棘子油抗实验性胃溃疡和作用机制的研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0,11(1):25-28.
被引量:15
8
马宏锐,王淑红,曹敏.
沙棘油和齐墩果酸对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
.西北药学杂志,1996,11(2):74-75.
被引量:12
9
张骁,束梅英.
沙棘药理研究进展[J]
.沙棘,1999,12(3):40-44.
被引量:19
10
李根前,唐德瑞,赵一庆.
沙棘属植物资源与开发利用[J]
.沙棘,2000,13(2):22-26.
被引量:54
二级参考文献
162
1
钟飞,蒋韵,吴芬芬,舒荣华,蔡仙德,谭剑萍.
沙棘总黄酮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通报,1989,5(5).
被引量:20
2
孙志新,葛志红,赵英.
沙棘果对造血细胞作用的观察[J]
.青海医药杂志,1991,0(4):1-2.
被引量:12
3
王玉珍,侯惠英,任建梅,秦荣.
蒙药沙棘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
.内蒙古医学杂志,1993,13(2):8-10.
被引量:11
4
于倬德,廉永善.
中国沙棘属植物的起源,分类,群落和资源[J]
.沙棘,1993,6(1):19-24.
被引量:21
5
张吉科,林美珍.
当前我国沙棘食品,药用研究利用中应重视解决的几个问题[J]
.沙棘,1993,6(1):10-13.
被引量:4
6
张哲民,马英才.
前苏联开发利用沙棘资源取得成效的启示[J]
.沙棘,1993,6(1):45-46.
被引量:5
7
徐永昶,张延明.
青海省的沙棘资源[J]
.沙棘,1993,6(2):1-9.
被引量:4
8
尚磊,张渊.
沙棘叶,沙棘果渣的营养及饲用价值[J]
.沙棘,1993,6(2):18-21.
被引量:7
9
姜瑞鹏,回瑞华,唐晓丹.
两种饮料中几种微量元素的测定[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3(3):48-52.
被引量:6
10
王秉文,冯养正,于佑民,张慧敏,朱蓉.
沙棘总黄酮对正常人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3,14(2):138-140.
被引量:17
共引文献
475
1
胡昕,余燕影,李华,曹树稳,尹文斌.
染料木素、槲皮素及其化学修饰物清除自由基能力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8,20(2):203-206.
被引量:8
2
胡锐,李宝莉.
沙棘脂肪酸的研究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J]
.中外医疗,2008,27(25):140-141.
3
李小华,梁建平,杨自力.
沙棘的生态建设与开发利用[J]
.内蒙古林业科技,2002,28(z1):103-104.
被引量:3
4
高玲.
沙棘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研究进展[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10):17-19.
被引量:11
5
包文芳,李锐,张群林,胡红瞩,李保桦,李红兵.
沙棘属植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沙棘,2007,20(4):27-30.
被引量:11
6
顾清萍.
沙棘药用价值的开发和利用[J]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03,1(2):28-31.
被引量:13
7
王华,徐榕,李娜,赵佳,霍俊伟.
几种小浆果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J]
.北方园艺,2011(8):198-203.
被引量:7
8
闫涛,罗丽梅,谢竹田,谢巧英,刘原瑗,韩玉凤,刘卫星,宋春梅.
沙棘鲜果对高脂膳食大鼠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9,30(6):325-326.
9
闫涛,罗丽梅,谢竹田,谢巧英,刘原瑗,韩玉凤,刘卫星,宋春梅.
沙棘的化学成分及生物功能的研究进展[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0,31(1):52-54.
被引量:36
10
马丽,李洪梅,张秀君,韩晓伟,尚帅,刘宗现,何文兴.
沙棘ω-6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的分子进化[J]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7(4):394-399.
同被引文献
130
1
孙亦阳,杨兆芬,谢继锋,沈业寿.
采用SCGE和SCE分析法研究姬松茸菌体多糖(Ab-Mp)对DNA损伤的抑制作用[J]
.生物学杂志,2006,23(5):34-37.
被引量:3
2
巴华杰,林子清,陈建旭,李旭鹏.
SCGE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J]
.广东公安科技,2005,13(4):31-33.
被引量:3
3
马养民,姜少娟,孔东宁,史清华,傅建熙,侯慧波,孔阳.
沙棘果渣成分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2005,14(5):125-127.
被引量:15
4
康健,王爱芹,顾晶晶,连艳娥,苗方,徐鑫,王继国.
新疆沙棘生产性能和主要营养成分研究[J]
.食品科学,2009,30(4):99-102.
被引量:13
5
李根前,唐德瑞,赵一庆.
沙棘群落生态学研究概述[J]
.水土保持学报,2000,14(z1):63-67.
被引量:16
6
Heikki Kallio,Yang Baoru,Raija Tahvonen,Mari Hakala,许涛,卢顺光.
不同产地沙棘果的成分分析[J]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03(1):34-39.
被引量:7
7
李玉新,赵忠,陈金泉,刘恩田.
沙棘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8):67-74.
被引量:13
8
安俊龙,安利俊,刘均洪.
沙棘油中有效成分和药用成分的研究[J]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4,25(3):1-3.
被引量:9
9
刘绪川,何国耀,张礼华,王建国,张国伟,郭福存,李雅茹,刘端庄,谢家声,王建林,王菊香,张梅.
沙棘叶及沙棘制品残渣毒理学试验和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J]
.甘肃畜牧兽医,1993,23(1):1-3.
被引量:8
10
陈云明,刘国彬,焦锋,张卫.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人工沙棘林水文特性及效益[J]
.山地学报,2004,22(4):400-40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2
1
卢慧星,高阳,王金祥,聂利珍,李高,张涛,王瑞刚.
7个沙棘品种不同生长期叶片脂肪酸含量分析[J]
.林业科技,2009,34(4):14-17.
2
涂绍勇,李凤娇,杨爱华.
微生物转化沙棘黄酮苷生成黄酮苷元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10,31(19):221-224.
被引量:3
3
李芳亮,王锐,高杨,刘莹,赵立冬.
沙棘叶水溶性多糖分级组分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6):63-66.
被引量:6
4
李芳亮,王锐,孙磊,赵颖,王丹丹.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沙棘叶水溶性多糖工艺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2):101-104.
被引量:9
5
李芳亮,高杨,刘莹,杨新源,王锐.
沙棘叶水溶性多糖的抗突变作用[J]
.食品科学,2011,32(19):217-219.
被引量:7
6
李芳亮,王锐,孙磊,王丹丹,赵颖.
响应面优化蒽酮-硫酸法测定水溶性沙棘叶多糖含量[J]
.光谱实验室,2012,29(1):185-190.
被引量:10
7
谢佳琦,李贺.
沙棘种子油中脂肪酸组成的微量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5):3319-3322.
被引量:2
8
李芳,孙来华,李春香,陈士利,卞生珍,孔令明.
沙棘、雪菊保健饮料的加工工艺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5,36(14):45-48.
被引量:4
9
陈浩然,王笑颖,成毓凇,梅斯杰,李良.
响应面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沙棘果维生素C[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7,28(2):99-105.
被引量:6
10
乔晓景,李元征,许开鹏,马瑞丰.
西藏错那千年沙棘林现状及开发策略[J]
.现代农业科技,2017(21):168-17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3
1
李文静,杨鑫,王璞,赵海田,徐韧博,邹攀,董爱军,张华,张英春,井晶.
红松松塔多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
.中国甜菜糖业,2012(2):26-28.
2
张琴,李艳宾,李华.
产β-葡萄糖苷酶甘草内生菌的筛选及对甘草黄酮转化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13,34(1):194-198.
被引量:8
3
邹宇,马堃,尹冬梅.
微生物转化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13,34(16):380-382.
被引量:5
4
刘勇,廉永善,王颖莉,李旻辉,肖培根.
沙棘的研究开发评述及其重要意义[J]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9):1547-1552.
被引量:122
5
朱海涛,楚亚琴,陈黎.
正交试验优选蒽酮-硫酸法测定白芨多糖含量条件[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20):1714-1718.
被引量:10
6
王慧,魏学智.
蕤核果实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J]
.食品科技,2014,39(12):222-225.
7
巫兴东,赵超,周欣,吴明开.
流苏石斛多糖提取工艺及不同产地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21):97-101.
被引量:6
8
靳淑敏,齐鹏成,周娜,张丽英,董振咏,韩茹,耿文婧,白莉.
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三黄糖敏汤中多糖的含量[J]
.中国药房,2015,26(6):811-812.
被引量:14
9
臧茜茜,邓乾春,从仁怀,葛亚中,黄凤洪,魏晓珊,陈鹏,张逸.
沙棘油功效成分及药理功能研究进展[J]
.中国油脂,2015,40(5):76-81.
被引量:72
10
郁万文,罗佳亲,曹福亮,汪贵斌,谢嗣荣.
高含量次生代谢产物叶用沙棘种源的筛选[J]
.北方园艺,2019(12):114-121.
被引量:1
1
程康华,高拥军.
沙棘油的综合开发利用[J]
.林产化工通讯,2004,38(6):42-46.
被引量:18
2
刘丹赤,杨建华.
沙棘的研究与开发进展[J]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4):20-22.
3
刘红献,铁桂春.
野生沙棘生物学特性及开发利用前景[J]
.现代农业科技,2007(9):52-52.
4
阿合买提别克.木塔勒布.
青河县沙棘腐烂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
.新疆林业,2013(2):37-37.
被引量:2
5
王琳,于军.
不同因子对新疆野生沙棘硬枝扦插影响的试验研究[J]
.北方园艺,2006(5):43-44.
被引量:2
6
梁月,殷丽强.
蒙古野生沙棘的分布区域、形态及应用前景[J]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07,5(3):45-48.
被引量:1
7
郭汉纯.
沙棘良种的培育方法[J]
.农村科技,2005(8):47-47.
8
肖文秀.
青海三江源高海拔地区野生沙棘生物学特性及开发利用前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5):221-221.
被引量:1
9
王琳,于军.
不同因子对新疆野生沙棘硬枝扦插的影响[J]
.沙棘,2006,19(2):14-17.
10
王琳.
不同因子对新疆野生沙棘硬枝扦插的影响[J]
.山西果树,2007(3):54-54.
被引量:1
沙棘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