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也谈“名+一量”格式的用法
被引量:
5
About the Usage of the 'Noun+One Quantity' Form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认为“名+一量”结构中的“名”既可以是低于基本层次范畴的名词,也可以是高于基本层次范畴的名词。该格式表示说话人对听话人的一种判断或评价,带有说话者的感情色彩,因为低于或高于基本层次范畴的名词本身有明显的价值倾向,所以容易进入“名+一量”格式中。同时,“名+一量”与正常语序在语体色彩、语气色彩和感情色彩上还存在着语用差别。
作者
钟明荣
谢双园
机构地区
南昌大学中文系
江西省赣县中学
出处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32-37,共6页
Journal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关键词
'名+一量'
语义
不对称
语用
分类号
H193.5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80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2
1
储泽祥.
“名+数量”语序与注意焦点[J]
.中国语文,2001(5):411-417.
被引量:81
2
王长武.
谈“名+数量”格式的两个用法[J]
.汉语学习,2004(3):49-49.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沈家煊.
“在”字句和“给”字句[J]
.中国语文,1999(2):94-102.
被引量:239
2
陆丙甫.
从语义、语用看语法形式的实质[J]
.中国语文,1998(5):353-367.
被引量:128
3
刘丹青,徐烈炯.
焦点与背景、话题及汉语“连”字句[J]
.中国语文,1998(4):243-252.
被引量:328
4
张伯江.
认识观的语法表现[J]
.当代语言学,1997(2):15-19.
被引量:137
5
郑远汉.
漫谈修辞研究的兴衰与前景[J]
.当代修辞学,1999(1):1-4.
被引量:7
6
沈家煊.
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25(1):2-8.
被引量:750
7
沈家煊.
词序与辖域—英汉比较[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1):96-104.
被引量:33
8
沈家煊.
“有界”与“无界”[J]
.中国语文,1995(5):367-380.
被引量:992
9
沈家煊.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3(4):268-275.
被引量:2346
10
徐杰 李英哲.焦点和两个非线性语法范畴:“否定”“疑问”[J].中国语文,1993,(2).
共引文献
80
1
王蕾.
形式否定的隐入规则分析[J]
.语言研究集刊,2023(1):51-65.
2
胡邦岳.
“反转使役句”句法、语义、语用及其互动[J]
.语言学论丛,2020(2):195-216.
被引量:1
3
贾红霞.
试论“人物关系名词+时量/动量”结构[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2(2):107-112.
被引量:3
4
储泽祥.
小句是汉语语法基本的动态单位[J]
.汉语学报,2004(2):48-55.
被引量:29
5
赵明慧,李平华.
“V+T+(的)+N”句式中“的”字隐现规律考察[J]
.作家,2011(6):183-184.
被引量:2
6
熊仲儒.
以人称代词为核心的DP结构[J]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1):37-45.
被引量:4
7
沈强.
汉语名词性短语中的名词移位与名词短语移位[J]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2):58-63.
被引量:2
8
温锁林,范群.
现代汉语口语中自然焦点标记词“给”[J]
.中国语文,2006(1):19-25.
被引量:31
9
周纯梅.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现代汉语量词研究综述[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3(2):43-45.
被引量:5
10
温锁林,贺桂兰.
有关焦点问题的一些理论思考[J]
.语文研究,2006(2):12-16.
被引量:18
同被引文献
28
1
刘丹青.
汉语类指成分的语义属性和句法属性[J]
.中国语文,2002(5):411-422.
被引量:250
2
陶红印.
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J]
.当代语言学,1999,1(3):15-24.
被引量:218
3
邢福义.
汉语语法结构的兼容性和趋简性[J]
.世界汉语教学,1997,11(3):3-8.
被引量:64
4
刘顺.
普通名词的时间性研究[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4):25-35.
被引量:28
5
施春宏.
名词的描述性语义特征与副名组合的可能性[J]
.中国语文,2001(3):212-224.
被引量:234
6
储泽祥.
“名+数量”语序与注意焦点[J]
.中国语文,2001(5):411-417.
被引量:81
7
赵嵘.
浅析“非常+N”结构[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92-95.
被引量:3
8
袁晖.
语体的通用成分、专用成分和跨体成分[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8(1):109-113.
被引量:12
9
陈新义.
试论名词语义的动态性[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4):104-107.
被引量:1
10
王文娟.
“曾经+的+NP”浅析[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6(5):63-65.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5
1
卢芸蓉,朱军.
从客观列举到主观评述:汉语“名+数量”格式的两种构式义[J]
.汉语学报,2014(3):74-82.
被引量:1
2
胡清国.
现代汉语评价构式“NP一个”[J]
.汉语学报,2017(1):66-73.
被引量:24
3
郭蓉菲.
论日汉语“名+一量”结构的主观评价功能[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7(5):58-66.
被引量:2
4
徐祖熹.
名词的空间性与时间性研究——以《呐喊》短篇小说为例[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8,26(3):95-101.
5
杨苛鑫,韩菁雯.
“名一量”和“一量名”结构的表义差异[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2):68-72.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黄小洁.
评价构式“X是情分,不X是本分”研究[J]
.华中学术,2023(3):164-173.
被引量:3
2
税小利.
确信性话语标记“(我)就说嘛”的语用功能与形成机制[J]
.汉字文化,2024(5):60-64.
3
宋增文.
意愿表达构式“X自由”的构式特征及其生成机制[J]
.对外汉语研究,2021(1):193-203.
被引量:1
4
梁永红.
语境吸收与功能扩展——“燃”“爆”用法的演变[J]
.励耘语言学刊,2021(1):203-215.
被引量:1
5
周明强,谢尚培.
警示性话语标记“你等着”[J]
.汉语学习,2018(6):3-9.
被引量:2
6
郭蓉菲.
论日汉语“名+一量”结构的主观评价功能[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7(5):58-66.
被引量:2
7
周同燕.
“春风十里(X),(Y)(不如)Z”何以风行?[J]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37(4):62-72.
8
胡清国,高倩艺.
认知参照点与“你这(个)NP”构式[J]
.汉语学习,2018(2):44-54.
被引量:5
9
唐贤清,张言军.
表示心理安慰的“有NP呢”构式[J]
.语言科学,2019,18(3):292-298.
被引量:1
10
葛凡飞.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日语语言学研究热点综述(2016-2018)——以词汇研究为中心[J]
.智库时代,2020,0(7):255-256.
1
颠来倒去为哪般?(一)[J]
.今天(双语时代),2008(7):68-69.
2
王家芝.
谈谈英语写作能力训练的方法[J]
.教师教育论坛,1997,23(1):47-49.
3
任丽卿,刘雪梅.
考研路上有我 征服倒装结构[J]
.英语沙龙(高中),2006,0(8):23-24.
4
张世渊.
模因论视角下网络新词的价值倾向分析——从“然并卵”式的缩略模因谈起[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29(2):152-153.
被引量:1
5
定语从句考点归纳总结[J]
.中学英语之友(新教材高三版),2009(3):12-13.
6
邢殿普.
短语定语前移的语用功能[J]
.当代外语研究,2008,0(10):48-52.
7
秦国林.
英语诗歌语言中的词序与重复[J]
.外语学刊,1994(5):54-58.
被引量:2
8
张清常.
上古汉语的SOV语序及定语后置[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1):101-110.
被引量:14
9
苏克银.
英语口语中特殊形式的疑问句[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7,30(12):40-42.
10
王磊.
英语倒装句研究[J]
.外语学刊,1996(4):93-96.
被引量:16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