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跨文化交际中词汇文化的盲点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由于民族不同,文化上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词汇文化的蕴涵意义和词汇覆盖层面就显示出民族文化蕴涵意义的不等值性、非对应性以及零对应性 。正是这些民族文化的差异性造成了异族文化理解的偏差 ,这种偏差现象就是对非本族语言理解上的文化盲点。
作者
谭勇
机构地区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出处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2期231-234,共4页
JOURNAL OF GUANGXI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词汇
文化蕴涵
不等值性
非对应性
零对应性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20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6
1
冀一志.
从跨文化角度看习语翻译[J]
.外语教学,1993,14(1):63-68.
被引量:51
2
柯平.文化差异与语言的非对应性[J].中国翻译,1998,.
3
俞约法.文化知识背景,文化背景和外语教学[J].文化与语言,1994,.
4
周玉忠.
英汉对译中的不可译现象[J]
.外语研究,1991(3):49-52.
被引量:23
5
王乘钦.论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及其翻译[J].山东外语教学,1989,(4).
6
刘重德.
文化·语言·翻译[J]
.外国语,1992,15(4):51-55.
被引量:56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张廷琛.
马克·吐温几个亲属称谓的译法商榷[J]
.外国语,1985,8(3):35-38.
被引量:2
2
李磊伟,李文英.
文化与语言习得[J]
.外国语,1988,11(4):49-51.
被引量:16
3
李冬.
下义关系的不规则性——兼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J]
.外国语,1987,10(3):10-13.
被引量:6
4
刘重德.
译诗问题初探[J]
.外国语,1989,12(5):19-23.
被引量:22
5
张成柱.
不可译性的存在与转化[J]
.中国翻译,1988(3):7-10.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120
1
叶林.
第三性引发的语言问题——英汉第三性人称代词的发展及翻译考察[J]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1(1):124-133.
被引量:1
2
石诗.
试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词汇差异[J]
.文教资料,2007(2):192-193.
3
狄小虎.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22(1):54-57.
被引量:1
4
李建红.
文化差异与翻译[J]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4,22(2):44-45.
5
周敏.
英汉隐喻词对比研究[J]
.宿州师专学报,2004,19(2):88-90.
6
汪文珍.
负载文化语言翻译方法探讨[J]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4):56-59.
7
侯银华.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模式分析及建议[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5(1):43-44.
8
张云方,朱亚同.
从功能翻译理论谈中国文化意象的翻译——《红楼梦》英译个案分析[J]
.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6,13(4):22-23.
9
王婉婉,何如海.
大学生内刊建设问题管窥[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8):114-115.
被引量:1
10
王晓辉.
论文化、跨文化意识与翻译[J]
.滁州学院学报,2003,5(1):21-23.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0
1
李晓鹏.
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词语的教学[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5(3):56-57.
被引量:2
2
彭君.
中英动物词汇语义对比分析[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8):234-235.
被引量:1
3
吴利琴.
第二语言文化词汇的构成与教学[J]
.山东外语教学,2005,26(5):71-75.
被引量:7
4
陈兰英.
浅析文化专有词的翻译[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3):113-115.
被引量:1
5
史云波.
汉英动物词汇的语义探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5(2):26-30.
被引量:5
6
赵明.
汉语文化词语界定研究述评[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9(4):7-9.
被引量:12
7
吴元元.
文化词汇的内涵意义对比研究与跨文化交际教学[J]
.科技资讯,2009,7(20):210-210.
被引量:1
8
张仕海.
中高级水平留学生汉语文化词习得研究[J]
.华文教学与研究,2012(3):19-26.
被引量:5
9
高剑华.
现代汉语文化词与对外汉语教学[J]
.大连大学学报,2012,33(5):82-85.
被引量:1
10
张仕海.
汉字圈与非汉字圈留学生文化词习得比较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2,10(6):63-6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侯菁钰,陈一.
对外汉语文化词研究述评[J]
.继续教育研究,2014(8):129-13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陈李庆.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文化词[J]
.国学(汉斯),2024,12(2):288-295.
1
严阿勤.
从语用学的角度解读英语幽默[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6):76-78.
2
刘卫红.
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3):79-80.
被引量:1
3
张爱荣.
幽默言语的语用分析[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4):54-56.
被引量:9
4
刘智慧.
语用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影响[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1(6):58-59.
被引量:2
5
陈玉华.
在外语听力教学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探讨[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6):94-95.
被引量:2
6
康海燕.
语言的符号意义和蕴涵意义[J]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13-115.
被引量:3
7
张艳红.
动态评估说略[J]
.外国语言文学,2014,31(3):178-189.
被引量:9
8
高旭.
源语文化中的蕴涵意义与翻译处理[J]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S1):160-161.
9
孟凡松.
汉英词汇蕴涵意义不同或空缺的翻译策略[J]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07,28(S1):46-48.
10
石诗,叶朝成.
跨文化交际与听力教学[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8):131-132.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 第z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