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众化阶段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演化趋向
被引量:
18
The Trend of Changes in Postgraduates Enrollment in the Period of Mass Higher Edu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总结、分析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三大趋向,即选拔性教育考试的重心上移、学位类型分化与招生标准的多样化、自主选拔与统一考试的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提出了保障入学考试公平、提高选拔效率、确保各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等对策建议。
作者
张亚群
机构地区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23,共5页
Academic Degrees & Graduate Education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研究生
招生考试
趋向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5
同被引文献
137
引证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121
参考文献
6
1
[1]郭少峰,等.研究生报名六高校人数过万[N].新京报,2005-12-08.
2
伊继东,张宝昆.
中国学位制度多样化结构与演变动向[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2):1-5.
被引量:7
3
吴启迪.
抓住机遇 深化改革 提高质量 积极促进专业学位教育较快发展[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5):1-4.
被引量:58
4
沈勇.
公共管理硕士(MPA)入学标准有效性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2005(5):52-55.
被引量:3
5
周建民,宋丽.
试论我国工程硕士入学考试对全日制硕士入学考试的启示[J]
.高等农业教育,2006(1):65-67.
被引量:1
6
[6]07年考研初试三学科重大变革[N].中国教育在线,2006-07-03.
二级参考文献
6
1
吴佩林,魏勇.
现行硕士研究生招生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8(3):71-73.
被引量:10
2
李素琴,陈娟.
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特点及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2005(2):37-41.
被引量:17
3
江莹.
研究生招生改革的理论思考与路径选择[J]
.江苏高教,2005(3):104-106.
被引量:13
4
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名单(2005)[EB/OL]..http://www.meng.edu.cn/htmls/ztqk/basic.jsp?basic-number=00018,,2005-06-06..
5
..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EB/OL]..中国工程硕士在线.http://www.chinagct-me.org/article.php/1010.html,,2004-03-12..
6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GCT-ME)简介[EB/OL]..中国工程硕士在线.http://www.chinagctme.org/article.php/998.html,,2004-03-12..
共引文献
65
1
叶宏.
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07(22):75-76.
被引量:32
2
石中英.
论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性[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7-11.
被引量:59
3
王子成,厉晖.
浅谈我国专业学位设置的整合与规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12-16.
被引量:3
4
陈启飞,夏志高,樊军.
院校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体验[J]
.江苏社会科学,2010(S1):87-89.
5
何德忠,刘东,李宏,王东红,郑忠.
从工程师培养看工程硕士学位标准的构成要素[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S1):131-134.
6
张国栋,庄长宽.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位教育的现状研究[J]
.四川体育科学,2006,25(3):1-3.
被引量:2
7
陈怡婷,陈地龙,谢鹏,戴立里,秦跃文,张小明.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J]
.医学教育探索,2007,6(6):517-518.
被引量:55
8
张国栋,李运.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位教育的现状分析[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2(3):184-187.
被引量:2
9
冯斌.
培养高级软件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
.科技咨询导报,2007(19):127-128.
被引量:1
10
黄宝印.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7):26-30.
被引量:84
同被引文献
137
1
吴佩林,魏勇.
现行硕士研究生招生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8(3):71-73.
被引量:10
2
张馨丹.
硕士研究生招生生源的选择及制度改革研究[J]
.人口与经济,2012(S1):188-189.
被引量:1
3
吴光辉.
研究生入学考试设置语言文学科目的设想[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19(S6):146-147.
被引量:2
4
常杰.
对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6):44-46.
被引量:5
5
胡向东.
民国时期关于教育考试问题的三次论争[J]
.教育与考试,2008(6):33-38.
被引量:8
6
杨支柱.
研究生招生应当废除面试[J]
.社会科学论坛,2004(9):61-62.
被引量:8
7
周济.
谋划改革的新突破 实现发展的新跨越——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几点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04(17):3-8.
被引量:73
8
翟亚军,刘焱.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机制探析[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9(6):110-112.
被引量:4
9
高明国,袁建力.
关于改革现行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1):74-76.
被引量:25
10
李素琴,陈娟.
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特点及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2005(2):37-41.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18
1
罗洪川.
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风险评估[J]
.国际公关,2020,0(2):213-213.
2
薛艳宇.
农村籍学生在研究生阶段面临的教育公平问题[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330-7331.
3
曹蔚,李碧梅,赵建青.
浅析硕士研究生复试方法[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4):8-9.
被引量:3
4
李素芹,宋洁绚,戴进军.
我国研究生招考重点政策评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0):16-21.
被引量:8
5
高向鹏,张风珍,李东红.
浅析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高科技作弊[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13(6):132-135.
被引量:2
6
王康平,张亚群,郭如梅.
学术型文科硕士生招生考试改革探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52-56.
被引量:3
7
陈睿.
关于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思考[J]
.中国考试,2011(2):26-33.
被引量:20
8
王铄.
我国硕士研究生初试统考招生政策价值分析[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12):12-13.
9
陈睿.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探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4):21-24.
被引量:28
10
姚刚.
改革开放以来硕士研究生入学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的回顾与启示[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71-7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21
1
陈丹.
新形势下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J]
.科教导刊,2023(3):34-36.
被引量:2
2
黄子金,张冰.
公平性视域下的研究生招生推免制度探究[J]
.湖北招生考试,2022(6):10-14.
3
刘锦胜.
大学生就业考试之统一与分闱方案的理论构建(下)——公平而有质量的社会流动可为中小学生有效“减负”并给大学生合理“增负”[J]
.湖北招生考试,2019,0(5):24-32.
4
刘锦胜.
大学生就业考试之统一与分闱方案的理论构建(上)——公平而有质量的社会流动可为中小学生有效“减负”并给大学生合理“增负”[J]
.湖北招生考试,2019,0(4):19-27.
5
郭圣莉,唐秀玲.
保研夏令营:硕士研究生招生的高校策略行为及扩散研究[J]
.复旦公共行政评论,2019(1):217-238.
被引量:4
6
陈凯歌,邢晓平,喻静.
基于信息分析的招生考试问题分析[J]
.电子技术(上海),2020(8):72-73.
7
Bottom Up与Top Down[J]
.管理学家(学术版),2013(12):34-34.
8
郑义.
冶金科研院所分析测试专业的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J]
.冶金分析,2009,29(11):41-45.
9
何静静,朱大丽,瞿伟,张爱辉,梁栋.
硕士生入学考试和硕士生招生制度改革[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4):65-69.
被引量:2
10
党亭军,万德敬,唐太飞.
我国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的现状及改进——基于2009年某地方院校239名被录取者的调查分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3(7):24-26.
被引量:4
1
方立新.
公信力皮之不存,真改革毛将焉附?[J]
.教育(综合视线)(上旬),2006(1):13-13.
2
姜春媛,陈元.
考研热下“众生相”——180万考研大军背后[J]
.决策探索,2013(5):58-59.
被引量:1
3
赵昕.
推免研究生,我来支个招[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11):46-47.
4
陈睿.
对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历史回顾[J]
.中国考试,2006(4):33-35.
被引量:15
5
张华杰.
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加强创新型人才选拔的对策探讨[J]
.考试周刊,2014(7):1-2.
6
王红霞.
关于语文公开课“表演化”趋向的思考[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9(10):11-12.
7
罗利佳.
美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分析及其启示[J]
.世界教育信息,2007,20(8):71-74.
被引量:11
8
蔡恩泽.
读研热——中华教育新景观[J]
.专家工作通讯,2001(3):36-37.
9
吴芮凌.
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刍议[J]
.湖北招生考试,2011,0(30):12-15.
10
宋晓梦.
165万青年共同的梦是什么颜色?[J]
.南国博览,2012(2):35-36.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