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在工科大学物理教学中引入纳米科技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简单介绍纳米科技的同时;讨论了在工科物理教学中引入纳米科技的必要性和措施。
作者
刘俊
陈希明
周平
机构地区
重庆邮电学院
出处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z1期49-50,共2页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重庆邮电学院教改项目
关键词
纳米科技
工科物理
教学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林鸿溢.
纳米科学技术的新进展[J]
.电子科技导报,1998(7):2-6.
被引量:5
2
卢良志,马轩文.
面向21世纪工科院校大学物理课教学改革探讨[J]
.工科物理,1999,9(3):43-45.
被引量:6
3
[4]赵近芳.大学物理学[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二级参考文献
3
1
林鸿溢,余卫武,武旭辉,何宇亮.
纳米硅薄膜分形凝聚模型[J]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1995,16(8):567-573.
被引量:11
2
林鸿溢.
跨世纪新学科──纳米电子学[J]
.电子学报,1995,23(2):59-64.
被引量:19
3
林鸿溢.
a-Si:H簿膜的晶化与分形结构的形成[J]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1990,11(6):430-434.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9
1
杨青真,王红梅,常泽辉.
飞行器隐身技术发展状况[J]
.航天电子对抗,2004,33(6):55-58.
被引量:9
2
李晓端,苏成悦.
精品课程“大学物理”教学内容和手段的定位[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B09):133-134.
被引量:2
3
刘俊,陈希明.
深化工科物理教学改革 培养创新型人才[J]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0):31-33.
被引量:1
4
徐天才,何映平.
磁性微球的研究进展[J]
.热带农业工程,2006,31(2):24-28.
被引量:2
5
沈晓明.
浅谈大学物理教学改革[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4(S1):38-40.
被引量:1
6
聂传辉,黄伟,魏京花.
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初探[J]
.高等建筑教育,2002,38(1):37-38.
被引量:6
7
王琼.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形势下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
.大众科技,2014,16(7):154-155.
被引量:8
8
杨筱莉,张丽.
飞速发展的微电子技术[J]
.微处理机,2002,23(4):3-4.
9
赵兴强.
高师普通物理教学改革讨论[J]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1):111-113.
同被引文献
14
1
蒋钊,陈学康.
薄膜的应力控制技术研究现状[J]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08,28(S1):17-21.
被引量:16
2
罗亮,左榘,孟凡玲.
κ-卡拉胶凝胶的力学行为研究[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21(4):212-215.
被引量:7
3
许永亮,熊善柏,赵思明.
蒸煮工艺和化学成分对米饭应力松弛特性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07,23(10):235-240.
被引量:39
4
Fan Yang,Jun Shen,Qi Sun,Bin Zhou,Guangming Wu,Jacques Mugnier.Effect of UV-irradiation on Sol-Gel Optical Films[].Proceedings of SPIE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2006
5
胥传金,顾晓峰,于宗光.
应变硅pMOS晶体管沟道应变的有限元研究[J]
.微电子学,2007,37(6):815-818.
被引量:2
6
盛书中,万永革.
地震视应力及其物理意义的探讨[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8,29(1):36-43.
被引量:13
7
陈为兰,顾培夫,王颖,章岳光,刘旭.
红外薄膜中热应力的研究[J]
.物理学报,2008,57(7):4316-4321.
被引量:11
8
肖祁陵,邵淑英,邵建达,范正修.
Influences of Y_2O_3 dopant content on residual stress,structure,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ZrO_2 thin films[J]
.Chinese Optics Letters,2009,7(2):162-164.
被引量:3
9
刘刚,易本清.
胸腰椎骨质疏松应力分布及临床意义[J]
.吉林医学,2010,31(19):3126-3127.
被引量:4
10
李俊.
浅谈机械加工中表层力学性能的变化与影响[J]
.中国科技博览,2011(5X):220-22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王生钊,南春娟,陈兰莉.
在卓越工程师计划中大学物理应力如何与专业相结合的研究[J]
.网友世界,2013(14):103-104.
1
肖爱丽.
纳米科技及其对社会的影响[J]
.沧桑,2007,0(3):91-92.
2
杨宁.
基于纳米科技的管理创新[J]
.中国软科学,2001(6):71-73.
3
宫瑞婷,聂传辉,王俊平.
工科物理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S2):373-374.
被引量:1
4
翟永明.
禁欲时期的爱情[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0(24):46-47.
5
翟吉方.
关于驴论的思考[J]
.软件工程师,2001(8):56-58.
6
杨宝山,毕景玲.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工科物理教学的新要求[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4(3):55-56.
7
郭竹远,王云才,边志华,王纪龙,冷叔炎.
科研促进工科物理教学质量提高的实践与探索[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8(1):58-60.
8
边赭.
《资本论》研究会会讯[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40(4):131-132.
9
黄杰民.
交叉学科与工科大学的学科建设[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8,34(2):37-40.
被引量:1
10
许放,杨珺.
工科大学文科发展路径探析[J]
.中国高等教育,2006(9):44-45.
被引量:8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 第z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